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最深沉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文化复兴,文化惠民,文化强国,再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提高全国人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我们艺术家的神圣使命。为了践行这一使命,更好地引领女性艺术家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建设,经中国当代女子画会研究决定,在四川•成都•香迪红馆隆重举办《蜀水潤心•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
作为二十世纪后期以来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略部分的女性艺术,其实践成果具有突破性价值和意义。此次展览集结了约100位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女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约150余件,从一个深度的视角呈现了全球化、城市化、商业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发展的基本状态以及一些富有价值的变化和新倾向,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参与此次展览及艺术交流,提高女性艺术家的整体形象、素质和创作水平,以传承孝、贤、德、真、善、美,启迪促进人们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展览主题:蜀水潤心•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
开 幕 式:2017年6月11日上午10:30
展览时段:2017年6月11日-- 6月17日
展出地点:四川 • 成都 • 香迪红馆
指导单位: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成都市美术家协会 雅安市美术家协会 中国当代女子画会
主办单位:成都市妇女联合会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成都市新都区妇女联合会 成都市新都区龙桥镇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中国当代女子画会四川分会 四川 • 成都 • 香迪红馆 四川新锐油画院 农工党四川省诗书画院 四川天骄大熊猫画院
成都市新都区文化产业办公室 成都市新都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 成都市新都区广播电视台
支持单位:成都市新都家具协会 福宝印社 凝聚永恒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耘若登商贸有限公司 成都金臣仕有限责任公司
总策划:曾道松(香迪红馆董事长)
学术顾问:
吴永强(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批评家)
武少宁(《东方美术报》总编辑)
彭文斌(广州义博会艺术总监)
杨毅达(宋庄艺术论坛秘书长)
张昌贵(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高玠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赵建华(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中国画艺委会山水画会委员)
学术主持:
王建军(职业艺术家,独立策展人)
文 悦(中国当代女子画会四川分会会长)
策展人:
李擎(宋庄艺术论坛副秘书长)
新闻媒体: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四川美术网,香港文汇报,四川艺术网,华夏艺术网,中国美网,雅昌艺术网,成都日报,四川新闻网,成都市新都区广播电视台,成都商报,国际在线四川频道 ,福宝印社,现代艺术,半亩方塘
关于四川当代女性艺术家群体的出现
文|李擎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腹地,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川西高原上山河壮丽,四川盆地里紫土纵横,长江的源头及支流在这里孕育出一片古老而神秘的文明。
谈到四川的新美术,话还要从20世纪70年代说起。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后文革”时代的到来,四川出现了一批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油画作品,例如高小华的《为什么》,罗中立的《忠魂曲》。于是,历史的车轮用“四川画派”(1982年“四川美院油画赴京展”学术研讨会定义)将“伤痕美术”推向了美术界。“伤痕美术”的到来,促进了美术界审美意识的转变,即:从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开始转向悲情现实主义和平民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伤痕美术”不仅仅是一次审美意识的革命,更是一次人权意识的革命,即:开始从“神”的时代转向“人”的时代。
就这样,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经历了三次浪潮之后,高小华、 程丛林、罗中立、何多苓、朱毅勇、周春芽、张晓刚等人将“伤痕美术”推进了美术史。于是,我们也记住了《父亲》《春风又苏醒》《剪羊毛》《藏女》等一批带有明显时代印记的油画作品。尽管“85美术新潮”以后,“四川画派”开始式微,但是“伤痕美术”和“四川画派”却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来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历史可以照见现实,更可以照见未来。由此,我想到了今天的四川当代女性艺术家群体的出现。谈到这个群体的出现,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曾经的“伤痕美术”为四川积累了丰厚的历史经验和时代底蕴,特别是高小华、何多苓、罗中立等前辈长期居住在四川,在无形之中为四川当代女性艺术家群体的出现起到了助推作用;第二,以四川美术学院、蓝顶艺术区等为主体的高等院校和艺术区为四川当代女性艺术家群体的出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第三、近几年来,一批具有当代思维和反思精神的女性艺术家开始活跃在大江南北,不管写生,还是参展,强有力的展现了新时期四川当代女性艺术家的智慧与温存,这从根本上为四川女性艺术家群体的出现奠定了群众基础。
这次以“蜀水润心”为主题的展览,一方面客观展现了近几年来四川当代女性艺术家的整体发展情况,一方面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来审视和梳理四川当代女性艺术家群体这个文化现象,以求更好的彰显这个群体的当代价值。
郭蓉华:
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协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女画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女艺术家委员会会长,四川中国西部女艺术家委员会会长,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雕塑艺术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美术学院成都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四川当代油画院聘用画家。
古蜀印象60×80cm布面油画
望鱼古镇100×100cm 布面油画
黄莉,四川成都人,1992年毕业于长春大学美术系,2004年于四川省诗书画院研修班毕业,2011年于北京画院研修班毕业。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理事,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北京巴蜀画院美术师,成都民盟书画院画师。
梨园春秋 纸本 140cmx80cm
梨园春秋 纸本 140cmx80cm
刘葵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专家,电影学硕士生导师,民族艺术研发创新中心动漫、皮影研究所所长,四川美术出版社《新世纪高等院校影视动画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北京电影学院访问学者毕业,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美术家协会会员。
《林深水长是家园》 135x68cm
《晚歸》 86x68cm 国画
刘舒: 字舍予,斋号“读月楼”。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协妇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女书法家联盟副主席;四川省直机关大地书画院副院长; 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四川省草书研究会会员;成都市书协理事;成都市书协妇女委员会副主席;成都开明印社社员。
罗大华,女,四川彭州人
结业于四川省诗书画院书画研修班秦天柱工作室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成都市花鸟画会会员
彭州市政协画院常务理事
成都青羊区画院画师
成都市工笔画协会会员
四川省工笔画协会会员
香港《收藏家画轩》特聘画师。
艺评网合作艺术家
《茶花小鸟》(28x66)cm纸本。2016年
《香满霞池》66x66cm纸本。2016年
《鱼乐图》(52x46)cm纸本。2015年
孟夏,字子行,又字漫可。祖籍山东阳谷。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四川省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成都市美协理事
成都山水画会常务理事
四川巴蜀画派首批实力派画家
四川巴蜀画派促进会副秘书长
中国画学会四川分会理事(女书画家委员会秘书长)
四川西部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四川南丝路中国画院院长
巫丽萍,四川省成都市人,主攻中国山水、兼写花鸟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专委会委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秘书长,四川省巴蜀诗书画研究会理事,成都市政协书画院画师,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画家。
朝曦散林雾68X68cm 国画
春落逶迤 68X68cm 国画
坐听风声夹雨声 53cmX97cm
谢兰 ,女,生于 1957.8.9,油画水彩画家,四川美协会员,四川水彩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油画写生中国成都分部副主席。
暮归 50X70cm 水彩画
乡间小路 50X70cm 水彩画
赵建华 号一心斋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国画艺委会山水画会委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成都画院特聘画师,荣宝斋特约画家,四川省农工党诗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四川省西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专职画家。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大展并获奖,其中2009年获《全国第十一届美展获提名奖》。2012获“第七届巴蜀文艺奖”四川美术创作一等奖……
溪水清涟树老苍 ¥10000 77.5cm×36cm
周雅玲,又名桐羽,号闻莺草堂主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华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春风拂槛》69×70cm 国画
《果城秋韵》140×69cm 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