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境下的缤纷诗情
——邱笑秋智慧砥砺古今中外画技彰显创新情怀
刘远江
每当人类进入丰衣足食阶段后,便开始有了闲情逸致去关注身边发生的一切变化,在这种情境下,目之所及,身外的世界无疑是缤纷绚烂的。同理,人们往往也是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才会兴味盎然地內视自己的精神需求,于是诸如文明创造、艺术素养、审美感觉和人文情怀等满足思想文化需要的艺术形式与内涵,方始滋生与沉淀,并逐渐丰盈澎湃起来。由此可见,人类社会越是高速发展,人们的内外部世界就越是表现得缤纷璀璨,这就需要涌现全新的艺术载体和表现形式供人们鉴赏观心,怡情悦性。所以说,现代艺术——包括中国彩墨画领域——总是在吸纳前人艺术精髓和同时代先进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所谓的创作借鉴既可源自本民族内部古今纵向艺术的推陈出新,也可来自中外横向艺术的融合互鉴,因为人文成就是人类共有的成果,而人文关怀则是人类共有之价值取向,无须在对立中超越,亦不应厚此薄彼,不可有分别心。得益于此,画家邱笑秋笔下的彩墨世界呈现出宏阔的视野和浩瀚的气度,无论是反映雪域高原人文气质的彩墨山水画意,还是展现苍茫悠远的非洲异域风情画卷,无不如此,皆彰显了画家笔触的独到视角和磊落情怀。
正是阅尽以上历史景象及人文心理,邱笑秋饱蘸性灵的缤纷诗情得以找到了人文的源头活水,这一绵密延展的历史肌理,亦是其屡屡走向艺术创新的内驱力和拓展源。

艺术家邱笑秋
艺术素养
都说文学艺术是一切艺术的生发之源和走向美善的向导,因了我是位作家的缘故,还因为近二十年来我持续关注中国书画业发展态势——其中就包括观注画家邱笑秋的艺术理念嬗变进程——的原因,使我格外感兴趣研究这样一个看似无解的问题:为什么说拥有良好文学素养的书画家更容易成功?到底是书画中承载的哪些人文特质让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于是我通过对邱笑秋不同人生阶段创作的书画作品的大量研析;经过对他画外功夫的用心感悟;经由对他数十年艺术人生轨迹的审视与梳理;以及基于性灵濡染层面的考量,结合他在现实中的本真生活状态,我独立地与他进行灵魂间的对话和人性上的思想交流;当然,我尚有幸领略到邱笑秋做为一位颇有建树的艺术家怀有的高远人文情怀、价值取向与终极追求等诸文化元素凸现出的直抵人心之非凡品性和格调。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邱笑秋的艺术生涯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勤奋作画外,尚非常注重绘画之外的多层面文化修炼,这些通常较易被人忽略的看似“务虚”的努力,殊不知,却着实不可或缺不可小觑,是艺术素养累积的必经之途,更是成长为名家大师所应汲取的必不可少的思想文化支撑。比方说,邱笑秋擅长众所周知的书画艺术之外,他还数十年如一日精研张大千的破墨泼彩等美学规律,并在专业期刊发表大量深度学术论文。他甚至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领衔编导了大型现代川剧《张大千》,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邱笑秋兴趣广泛,驳杂多才,可谓是位不折不扣的学者型书画家,正如许多早已彪炳史册的名家大师大多博古通今底蕴深厚一样。
可以想见,综合艺术素养的渐次提升,不单使得邱笑秋的学识智慧更为圆融通透,亦赋予其超乎寻常的思想力、解读力、提炼力与觉知力,乃至于托举一位名副其实的大艺术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人格魅力!
时代灵魂
纵览古今艺术发展史,没有哪位名家大师单纯靠“效仿传统”可以立足于艺坛,同样,也不可能有哪位真正的艺术巨擘是纯粹仰赖“断想未来”就可以成就一番宏愿的。这就说明,真正撼人心魄历久弥新的传世艺术既要承传过去优良传统,又要指向未来发展大势,但更要注重发掘和赋予鲜活可感的时代灵魂。也就是说,值得令人铭记于心的艺术是要站在过往成就的基础上,不仅要努力与时代保持同步,而且尚需具备艺术方向引领力。这就需要牢牢把握时代自由跳动的脉搏。
邱笑秋显然对时代灵魂的真正内涵有其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正因如此,邱笑秋绝不盲从于所谓艺术回望的传统复兴论,也不追随凭空创新的历史虚无论,他深谙“笔墨当为时代变”的道理,任何时代的艺术皆应以表现当下广阔的社会人生为首要艺术旨归。源于这一时代给予人文艺术的独特表现价值和空间,以及优质艺术本身具有的超时空的文化特性,邱笑秋国画修习路径,先花鸟,而后人物,再后经历短暂的沉潜期,直至主攻山水,才算选定了自己的艺术大向,终究形成了自己上宗古法,下启新风,现世根植于虽有万法独倡交融共生的独有笔墨语言。如是,正如汉语言文学是全世界表现力最为深邃、唯美、精准、丰盈的语言艺术门类一样,现实世界的无垠的丰富性,促使邱笑秋极力寻求与之相对应的艺术语言去表现之,于是“中国现代彩墨艺术”成了他表情达意的最佳选择,并经由他大力融合古今中外画技为我所用,展现出绘画艺术本身显现的强大包容性、现代性与前瞻性。

80岁后,邱笑秋第18次进藏
审美感觉
在艺术领域,审美感觉往往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大多需要先行接纳艺术家本人的为人处世风格后,才真正有兴趣审美该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内容,也由此才谈得上所谓的审美感觉,所谓人艺合一方为真艺术。当然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审美主体未必有机缘直接俯察艺术家的现实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承载了独特人文故事的传奇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品普遍更受欢迎,也更易于传世和永恒。
邱笑秋就是这样一位拥有特立独行人格魅力的有为画家,其人生极富传奇色彩,年少时的军旅生涯似乎野蛮了他一生的体魄,以至于到了耄耋之年他仍敢于将自己赤裸身心于冰天雪地中纯然忘我,与此同时,已逾耄耋之年的他仍醉心于面向社会各界举办个展,而且搞得风生水起,其老骥伏枥的情怀可谓一泻千里,令人由衷心生钦敬之情。
了解邱笑秋的人都知道,他个头不高,但智慧却甚高,其偏居西南一隅,却高擎人文核心思想勇攀高峰。毋庸置疑,邱笑秋身拥的浩瀚学识和闪光的真知灼见当然不会从天而降,而是经过他在艺术征途不厌其烦不畏其艰的岌岌求索而得。比如他笔下的许多重要作品,并不仅仅是靠所谓的“胸中有丘壑”来完成,他长期深入四川的甘孜、阿坝以及云南、青海、甘肃等藏区采风写生,力求身临其境去用心感悟大自然时而氤氲撩人的气息,时而汹涌曼妙的情怀,使得他浑厚的理论学养和多变的自然风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此寻得灵感,捕获细节,一并将深切的感悟与情怀交付于毕现的灵感实相。
难能可贵的是,邱笑秋尤为值得称道的绝佳笔墨感觉在当代并不多见,我特别注意到,邱笑秋绝大多数作品都在看似缤纷的彩墨世界中保留了极其醒目的纯水墨味道,这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是艺术家清醒的美学规律认知和极其良好的审美感觉的集中体现,那种难言其妙的酣畅的审美感觉常令人收获巨大的精神满足与灵魂震撼,在日益功利化的当下,能把笔墨功夫拿捏得如此秒到毫巅的书画家着实罕见。
优秀的艺术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需品,犹如美好的阳光、空气和水是人类生活必需品一样。我坚信,邱笑秋内敛深秀、渊博儒雅的绘画艺术有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