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鼎立合为川,古今承续皆是缘。巴中,巴文化中心、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晏阳初故里,巴国、巴人、巴风从此发轫策源,红四方面军在此架起了“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晏阳初由此走向世界。透过1900多年的建县置州史,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儿女情愁滋养着巴山背二歌、翻山饺子、巴中皮影、薅秧歌、巴渝舞、板楯蛮这些人文名片。无论是刘邦屯兵德汉城、萧何月下追韩信、张飞擒严颜拒曹操、董修武捐躯辛亥、刘伯坚投身革命,还是李白、杜甫、王勃、岑参、李商隐、陆游等游历赋诗,无论是楚楚动人的《巴女词》、满腹惆怅的《夜雨寄北》,还是全国第一的盛唐彩雕、光耀千秋的川陕苏区,这片土地,都让人为之痴迷、为之倾倒。
古韵今意相得益彰,山水人文相映成趣。光雾山-诺水河蜚声海内外,茫茫林海意趣盎然,民俗风情原汁原味,美丽新村多姿多彩,绿色的屏障、红色的传奇、特色的资源是巴中旅游自信向前的源泉。光雾山奇瑰生姿、诺水河别有洞天,这里有57.6%的森林覆盖率、8个国家AAAA级景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湿地公园;十万青山送红军、千里巴山作战场,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红军将帅碑林、红军石刻标语群和众多的红色遗存;重峦叠嶂无穷碧、物华天宝竞风流,这里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石刻艺术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核桃之乡”,“巴食巴适”农产品特色鲜明、声名远播。
四季青山绿水、常年蓝天白云、雨后云雾缭绕、终日鸟语花香。线路精品化、景点精致化、服务精细化,勤劳、质朴、笃学、尚美的巴中人善于发现美,也善于创造美,同样善于感受美。在城市,建设国际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在山中建、水在城中走、楼在绿中立、人在景中游,宜居宜业宜游,现代森林公园城市铺展的是一幅幅山水画卷。在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森林康养目的地,巴山新居、诗意小筑,亭台楼阁、流芳溢彩,成群的古村落、连片的产业带,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呈现的是一幅幅和谐图景。全域旅游、移步换景,风景常宜、四季皆美,初到巴中来,您会爱上她,常到巴中来,您会恋上她。
诗意山水,五彩巴中;巴山大美,于斯为盛。站在现实台阶体悟岁月沧桑,置身全域美景陶冶性情,品一蓑秋池烟雨、翦一曲心灵瑜伽,在我们眼中,远方的您才是特殊的您!
第一部分 巴人巴韵
巴中,处于巴文化中心区域,是远古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巴文化神奇迷人,汉唐文化丰富多彩,红色文化厚重壮丽,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1亿5千万年前,东行的终南山与北往的大巴山迎头相撞,神奇造山运动将这里分解成为36支南北走向的山脉、1100多条河流。1亿3千万年前,恐龙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7000万年前,被誉为“植物活化石”水青冈在这里破土而出。5000多年前,古代巴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这里的米仓古道已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被誉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的南龛摩岩造像石窟艺术群璀璨夺目。1000年前,这里的天文学家张思训仰望星空、廓清混沌。120多年前,这里诞生了世界著名平民教育之父、乡村改造运动创始人晏阳初。80年前,以这里为中心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12万巴中儿女参加红军、4万多人牺牲,446位共和国将军在这里纵横驰骋,巴中儿女用血肉之躯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如今,遍布各地的红军遗址、遗迹保存完好,被称为“红色资源露天博物馆”,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古朴优雅的恩阳古镇,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着万种风情。
一部史诗,一幅画卷,一首壮歌!
第二部分 巴山巴水
大巴山孕育了千里沃野,群山环抱造就了壮丽奇景。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7.6%,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有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和1个湿地公园。中国最壮观的光雾山红叶景观,亚洲最大的诺水河地下溶洞群,更见证着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秀美与神奇。
人间仙境光雾山,重峦叠嶂,气势磅礴,堪称“山奇、石怪、谷幽、水秀、峰险”五绝,四季美轮美奂,是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特别是光雾山的秋,漫山遍野的红叶,色比桃花艳,层林斑斓叠,秋如春意浓,令人如痴如醉。神奇诡异诺水河,与光雾山恰似一对恋人亲密依偎。境内秀水中流,险峰兀立,怪石丛生, 地下溶洞密布,洞洞相连,纵横交错,乳笋林立,千姿百态,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客前来探险猎奇。如果说光雾山、诺水河是巴中最为耀眼的宝石,那么,空山天盆、临江丽峡、小巫峡、唱歌石林、神门风景等景点,便是镶嵌在她周围的璀璨明珠。
置身其间,意境绝艳,心随景飞,流连忘返。
第三部分 巴山新居
绘就美丽乡村,憧憬美好未来。按照中央美丽乡村建设部署和四川省委幸福美丽新村“四好”要求,积极探索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巴山新居、乡村道路、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素质提升和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1+6”脱贫模式,连片开发推进“全域脱贫”,精准脱贫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全面推进“巴山新居”建设,提升新村品位、完善新村功能、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乡韵乡愁。大力实施产业园区、新型社区、田园景区“三区”同建,以新居聚新业、树新风,筑起幸福美丽新村。近四年,全市建成中心村81个,聚居点1549个,25.2万农户住进新居,生产方式深刻变革,生活品质“一步跨千年”。“ 巴山新居”成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样本。
依托巴山新居和良好生态资源,风生水起的森林康养、乡村旅游已成为巴中旅游新亮点。驷马水乡、七彩正直、天盆明珠等乡村旅游成为“巴山新居22颗明珠”, 米仓山、空山、镇龙山和天马山等4个国家森林公园荣登“全省十佳最具潜力森林康养目的地”榜首,平昌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巴山新居我的家,巴山新居美如画……”巴山新居成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典范。
第四部分 巴食巴适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立体气候,丰富的硒资源,孕育出巴中众多上乘的生态农副产品。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按照产业集中化、基地园区化、经营业主化、产品品牌化要求,重点发展核桃、茶叶、巴药“三百工程”, 大力促进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互动融合,加强“巴食巴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培育和推出了以椴木耳菇、高山茶叶、食饮巴药、生态畜禽、优质粮油、特色果蔬、巴河水产、风味食品为代表的八类特色优势农产品。已有68种产品获得全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23个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4个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推行“互联网+特色农业”,设立淘宝巴中馆、秦巴农产品网上交易中心,“巴食巴适”营运体系日臻成熟。“巴食巴适”享誉海内外,倍受消费者青睐。
品巴食,真巴适。
第五部分 巴城新貌
城在景中,山水相拥。围绕秦巴山片区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定位,按照“一城两翼三副五廊”的总体布局,加快提升巴城中心城市首位度,改造提升旧城功能,大力推进兴文新区、恩阳新区建设,兴文新区5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10平方公里产业园区基本形成,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区、人居新城”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大力开展“五创联动”,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国家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正在大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森林城市,城市品质明显提升。2013年,被29家省级商会评定为“苏商投资首选亲商城市”和“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平昌、南江、通江县城市面貌脱胎换骨,产业、人口、物流集聚力不断提高。
厚积薄发,砥砺前行。一座宜业宜居、活力迸发的巴城悄然崛起。
第六部分 巴路通天
筑起通天大道,承载奔康梦想。围绕构建川陕渝重要枢纽联结地目标,加快建设“承东启西、南连北接、外畅内达、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交通投资高位增长,公路里程大幅增加,路网结构不断优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目前,建成、在建和拟建8条高速公路,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006公里。基本实现到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3小时交通圈,到周边各市(区)1小时交通圈,到市内县区40分钟交通圈,路网密度13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00%的乡(镇)、88%的建制村通水泥路(油路)。广(元)巴(中)、巴(中)达(州)铁路竣工营运,畅达南北;汉(中)巴(中)南(充)快速铁路将开工建设。巴中恩阳机场建设大马力推进,预计2017年正式营运。
人给了条条路,心给了座座桥。曾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今巴路坦,通衢大道达四海、上蓝天,390万巴山儿女用勤劳和智慧在崇山峻岭中刻下座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