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的黎城县古称黎侯国,在这里,流传着一种独特的传统布艺工艺品——黎侯虎,黎侯虎源起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汉族民俗文化,流传至今已有3000余年,被誉为中国第一虎,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商周时期,“虎”是黎城境域的图腾,黎城西关村曾出土的西周古墓可以证实,虎形器在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祭祀、军事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社会风俗与精神信仰的重要特征。黎城民间有着形态多样的虎形器,制作材质亦多样,如玉石、草编、剪纸、根雕、刺绣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文化传统价值的就属布艺黎侯虎。黎侯虎源于黎城县赵家山村谷驼一带,后发展到黄崖洞、东阳关、停河铺等地。 黎侯虎在3000年的历史演变中,逐步形成独特造型——四蹄直立,昂首挺胸,虎虎生威;并在民间携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 黎城当地有给出生的小孩“望满月”的习俗,在满月那天,由孩子的姥姥拿上“虎”,放到小孩怀中,意在示意小孩像虎一样健壮,然后小孩母亲再把“虎”放在小孩的身旁,虎头冲向小孩身体,示意这只“虎”能护佑孩子健康成长。这种与黎侯虎相关的民俗文化在当地历经风雨,更迭千年,深深地植根于黎城人的生活中,寄寓着百姓祈福避邪的美好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