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正在静静消失、极需我们留住的民族绝艺!

  • 2015-08-10
  • 古典新风尚
  • 加入收藏
  • 分享:

中国地大物博,数千年的历史带来的是无法估量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各国交流更广更深入,中华子孙们在接触、欣赏越来越多国外优秀影视、文学、技艺的时候,却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根——那些我们曾经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

    中国地大物博,数千年的历史带来的是无法估量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各国交流更广更深入,中华子孙们在接触、欣赏越来越多国外优秀影视、文学、技艺的时候,却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根——那些我们曾经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那些年,我们曾珍视的民族绝艺到底怎么了?


守护传统文化

壮族:正在消失的壮锦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古代都是用来进贡的。然而壮锦手工织造的壮锦产量极低,一个熟练的妇女一天只能织一尺左右;其次,织锦的收入极低,妇女们无利可图;再者,这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大都靠口传身授,生存困境让年轻一代望而却步,令织锦技艺后继乏人。甚至,在壮族里,很多青年都去绣十字绣,却没人知道自己民族的壮锦。

守护传统文化

白族,正在消失的扎染技艺



 


   扎染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在解放前,白族扎染的正源周城里70%的人家都做扎染。今天,哪怕是在周城,要找到纯粹用板蓝根染制的扎染工艺品也很少了。而且,现在周城的2500户人家,只剩下17户从事扎染。

守护传统文化

苗族,正在消失的锡绣绝技



    锡绣,顾名思义就是在材料上使用金属“锡”最终来完成一件刺绣品。锡绣的每一道工序均采用全手工制作,包括纺线、织布、刺绣等步骤,一整套衣服需要2年时间才能完成。正是因为传统的苗绣制作工艺复杂、成本大,还赚不了多少钱,现在愿意学的人少了。一些复杂一点的工艺,许多30多岁的苗族妇女都不会绣了。锡绣的根基已开始动摇。

守护传统文化

京族,正在消失的独弦琴传人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弹弦乐器。可随着和汉族杂居生活,京族文化逐渐被汉化,不仅日常用语已大多使用白话而非京语,连独弦琴技艺也面临传承的问题……普通鱼贩苏旺,为了传承京族独弦琴技艺,毅然决然地放下卖鱼生意去学琴。学成出师,他打算用独弦琴的音乐,唤醒被遗忘的京族人记忆,守住民族的根并找到未来的方向。万万没想到,音乐会的观众席上,只有她的妻子和一张黑白照片……


    这些绝艺一旦消失,也许再无重现之日……在我们欣赏、吸收国外文化精华时,是否也该牢记要守住自己民族的精魂,自己的根?

编辑:朱静蕾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onOnline/20150810/88.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信息化委员会成立
  • 画笔下的蓬勃生机——甘孜州唐卡产业观察
  • 非遗作品政府采购:不可或缺 不可依赖
  • 非遗如何传承保护:江河不断,我们不散
  • 重庆荣昌打造百亿“非遗”文化产业
  • 湖北“乐痴”传承两项国家级“非遗”
  • 关键字四川艺术网 壮锦 锡绣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69891838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都南路576号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

    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