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画中来——女画家李孝蓉作品赏析

  • 2023-07-19
  • 四川艺术网
  • 何玉文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微信:

李孝蓉痴迷画画不为虚荣名利,只为励志抒怀,虽然她的画已有评估定价,但她从不卖画,所有参展参赛获奖作品,全部作了扶贫捐献。

近年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女画家李孝蓉作品连连出彩,多次参加全省、全国级画展并获奖,李孝蓉现为中国美网一级美术师及终身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李孝蓉做梦也没想到,她的退休晚年会与画为伴,寄托她一腔的家国情怀。


少女时代的李孝蓉在十一岁的时候,随父母下乡到四川壁山,在那里生活和工作了9年。山野的春风,贫穷的生活激发了她顽强不屈的天性,上学成绩优异,中学停课回乡劳动,成为改田改土的铁姑娘,18岁入党,提任乡团委书记。1973年推荐上了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即分配到诞生我国“两弹一星”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历任院团委书记、院工会副主席、高级政工师、两届绵阳市人大代表。


漫漫31年,李孝蓉以邓稼先、朱光亚、于敏、郭永怀等中物院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精神,不畏艰险,风餐露宿,奔赴大西北千里沙漠、大西南剑门蜀道的深山基地,发挥她肩负的协同使命,为铸就国防神剑劳碌奔忙。她在87年4月10日组织创立的“邓稼先青年科技基金奖”一直延续到今天,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中物院青年为国奉献。


2007年,李孝蓉退休了,可她的心却停不下来,日思夜想的,还是那千里沙漠深山基地的铸剑生涯。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寂寞难耐,犹如一枝“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苦梅花。李孝蓉喜欢梅花,但不是断桥边的梅花,她心中的梅花,高洁坚强,不畏严寒,不屈不挠,有点像她自己,而梅花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迎雪开放,美丽世界,又似中物院人为国铸剑的无私奉献精神。于是李孝蓉决定学习画画,画梅花,以画励志,抒发她的家国情怀,寄托她的晚年人生。


这一画不可收拾,从早到晚,不分昼夜,读书学习,拜师求教,漫漫二十年,终成正果。李孝蓉笔下的梅花有三大特色,一是坚韧刚毅,蓬勃盎然,她说这是中物院人的风骨,也是中国人的风采。二是枝干众多,百花灿烂,她说这是中物院人协作攀登的品格,也是民族团结的力量;三是总要在梅花上画一只两只喜鹊,她说那就是我,虽不能再为国出力,但我能为她报春,为她歌唱!


拳拳赤子心,悠悠画中情。李孝蓉先后画了一千多幅画,她有时也画山水,但千画不离其宗,满满都是家国情怀。她画的山,如剑指长空、巍峨挺拔,她画的水,清澈潺碧、源远流长,山水间总要画上炊烟缭绕、鸡犬相闻的农家和瓜果飘香的田野,她说,“中物院人铸剑护国,要的不就是人民祥和幸福的生活吗。


李孝蓉痴迷画画不为虚荣名利,只为励志抒怀,虽然她的画已有评估定价,但她从不卖画,所有参展参赛获奖作品,全部作了扶贫捐献。但凡公益性画展活动,她都热心参加献画。今年6月,四川省文联和省老干局联合举办“丹青思伟人·翰墨颂党恩——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暨光荣在党50周年书画联展,绵阳市老研会根据李孝蓉的党龄和画艺水平,请她作画参展。李孝蓉心潮激荡,思绪万千,回望自己在党的培养下走过的事业人生,思念一代伟人的光辉业绩,看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展望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向新时代实现复兴梦的辉煌前景,李孝蓉夜不能寐,连夜构思,丹青墨下,一幅气势恢宏的梅花争艳图跃然纸上,画意为毛泽东的《咏梅》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李孝蓉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是中物院的高职医师,一生为科技人员治病,他与妻子同气连枝,李孝蓉痴心作画,他全力配合支持。儿子是材料学博士,带领团队研发的防辐射医用军用服装手套,获国家专利批量生产。大孙子今年中考考上了国重绵阳中学,李孝蓉问他的志向是什么,孙子回答说:“我要考北航,将来造出傲游全世界的中国大飞机!”家国情怀,代代相传,李孝蓉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孙子说:“奶奶笑起来,真好看,像她画的大梅花……”独特风格。多件国画作品入选市、省、全国展览并获奖。


文章作者系原四川日报绵阳分社社长、高级记者

编辑:ywzb

我们为您找到其它相关内容

  • 情出山涧——林琪强传递情感的绘画形式
  • 夏亮熹:回望东坡
  • 张幼矩山水画分期及美学特征
  • 一片丹心在玉壶
  • 山水蕴乡情 花鸟富神韵
  • 林长龙山水花鸟画印象
  • 关键字画家,李孝蓉


  • 分享到微信: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84623009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丰路6号7栋2单元17层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2

    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艺网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