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位艺术家在历史滔滔江河与大海中只不过是一朵浪花,只要用滴水汇江河之精神,煅铸艺术真谛的不屈性格,不断的求索与超越才有所作为。
光阴似箭,已过不惑接近天命之年的我,回首往事感慨颇多。三十载磨墨铸一笔,用竹枝当笔、以沙丘为纸书写着童年的梦想和少年时代的企盼,这就是我从事艺术起家的原始“资本”。
我从事书法创作近30年,参加军内外各类展赛几十次,并在全国重要展赛上多次获奖,多年的创作经验让我体会到,在书法创作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创作形式。大家都知道,古人的书法都以文作书,作为展览形式出现还是近现代之事,那么,既然作为展览欣赏之用,艺术性应该是第一位的,文字只能作为一种载体。艺术性的体现首要的是创作形式,而创作形式有多样,我们不妨多设列几种,最终确定某一种形式,我们所确定的形式还要体现个人所长,不能一味模仿他人。我们这个时代是读图的时代,它离不开空间与视觉、节奏与旋律和姊妹艺术的融合,用最现代的审美形式去装饰最古老的书法艺术,从而产生时代火花,这就是新的时代赋予我们书法人新的理念。
2011年 七言诗四首 180x70cm
二是创作内涵。表面的外在形式不能涵盖创作的整体形象,我们创作也需要骨子里的元素作支撑。坚实的临帖基础、扎实的用笔方法、强有力的结字功夫和可靠的文学艺术涵养,是保障创作内涵的源泉。如果经历过多次参展或获奖之后,你会感到每前进一步,所付出的努力比以往更多更艰辛,为此感到迷茫和困惑,这时你只有借古人之经典去挖掘,在探索中寻找新的元素充实原有的创作内涵,不断调节和完善。人生的追求过程就是不断的否定和超越自我的过程。
三是投稿心态。我从80年代初就不断的投稿、参赛,不断的总结、提高,不知落了多少次选,刚开始也很沮丧,在同行的鼓励和自己的毅力支配下坚持了下来,从最初的落选到入展经历了好几年,再从入展到获小奖又经历了十来年,最后到获大奖经历了二十余年。从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历经30余载逐步走上了军队专职文艺创作队伍,这不单单靠的是敏锐的天知,更重要的是勤奋努力和良好的心态。下面,就创作投稿抱什么样的心态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九届国展截稿将至,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将作品打造好,在数以万计的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创作出既有传统底蕴、又有时代风格的艺术作品,在把握外在形式和内涵的前提下,注重细节的刻画,细节取决于成败,精心打造到截稿为止,一但投稿就不要再去想,不管它是落选还是入展或获奖都顺其自然。一次成功与失败只是人生中短暂的一瞬间,而后面临的是更多的挑战,成功的因素有多方面,失败是难免的,成功者毕竟只有少数,艺术上没有真正的长胜将军,有的是良好的心态,我们只有坦然面对,今天的落选和入展,就是明天的获奖,道理很简单,今日的努力就是明日的成功,今天的骄傲就是明天的失败,这就是辨证。我们的参展获奖只是一种手段,以达到提高和锻炼的目的,而创作的最终不完全是为了参展获奖,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书法人神圣的使命和责任。
2012年 板桥词选 180x80cm
人世间永恒的愉悦,莫过于追求艺术的至善至美,寻求艺术不也是追求精神财富吗?!甘守寂寞,在艺术的殿堂里,做一个忠实的守望者。任何一位艺术家在历史滔滔江河与大海中只不过是一朵浪花,只要用滴水汇江河之精神,煅铸艺术真谛的不屈性格,不断的求索与超越才有所作为。战争以胜负论输赢,而历史,并不以成败论英雄。艺术上一时的得与失不能断论一生的成败与高下,成绩将永远成为过去,只有循序渐进与一生的追求,用辨证与历史的视觉去观望这个世界,结论才准确而客观。对待心态问题,一切都随缘,顺其自然。失去的将永远失去,也无须叹息,得到的也将永远成为过去和历史,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人生一辈子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又失去的辨证过程。人最宝贵的莫过于岁月的流失,青春年华随之的消失,到老时,我们方可面对世人自豪的说:“失败不要紧,我们曾今为之奋斗过”,心态就会放宽了。
2012年 道德经数则 60x35cm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