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中智者

  • 2022-11-12
  • 四川艺术网
  • 刘云泉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微信:

处静而不知喧。其实开嘉触及过喧闹,曾有外喧内喧,阴喧阳喧,大喧小喧,有时也干挠耳根懒目,唯有心定坚强静不知喧者,安心造就自己,使尽沉隐忍劲,方有胜者厚福。

有人说朋友,就是月月要会,月会要有。我和开嘉却不是这样。我们同城成都,他住东面,我住西面,东西相背,不遥亦遥,也难见面,若要相会,必须预约,妥定后再穿城而去。只是我们心通,固守友谊,可以说任何外界力量也撼不动我们彼此的信任。阅世经历告诉我们,结识一位朋友容易,弄懂一位朋友很难,唯有知心和志同道合者,才会使情谊厚重、干净、透明、无邪。


我一贯喜欢开嘉的少动憨态。大腹腆腆慢动,闹市花街懒动,遇事不惊不喜缓动,唯有翻书走笔却是心动勤动。开嘉的“憨相”像只蜀中的“大熊猫”,大熊猫全无意识什么叫荣光,更不知道自己还算“国宝”,本能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玩,谿山箭竹,泉淙山安,才是享受的世界。荣誉人造,饮誉人为,故事人编,祸事人起,这一切似与开嘉不沾边际且距离很远。若用“沉”、“实”、“厚”来定位开嘉,真实、中肯、恰当。


处静而不知喧。其实开嘉触及过喧闹,曾有外喧内喧,阴喧阳喧,大喧小喧,有时也干挠耳根懒目,唯有心定坚强静不知喧者,安心造就自己,使尽沉隐忍劲,方有胜者厚福。


开嘉的作品也是“笔实墨沉”,一直沿着“碑”径开拓延展。碑之形神尚厚、尚朴、尚沉、尚大,灿发灵光,昭现气象。如今有人把“碑”当“帖”写用,把判断帖的技能来判断“碑”,经久回首,笑话一场,贻误后人。


开嘉写“碑”很“中正”,从写篆书到隶书再到碑帖结合的行书,以及曾经探索过的破体书法,其依寻的精神脉络皆是“中正”之道。守正碑形、碑貌、碑心、碑神。着意结体中正、笔路中正、气格中正、韵致中正,又俨然在“中正”中并非死板僵化。这话可能引起对时风之弊的某些思索。如篆书对联“奇云扶坠石,秋月冷边关”,隶书“晚啸堂”、“问梅消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魏碑“天柱山铭笔意”等等皆涵“中正”精神格局。流脉各道,神质同源,其间石鼓有之,张迁、衡方、西狭、石门颂、郑文公有之,还有神道摩岩,亦兼受同域先贤包弼臣书艺影响,海纳如此,成就了开嘉今日之心迹。


选临《张迁碑》


嘉对于自己的书法谦说:“不求成熟,不求完美,这是我的看法。”因之就敢于大胆尝试破体书法。他的破体书法实际上就是尝试大墨饱和淋漓又妙用沙笔,强化枯湿对比,匠心虚实反差,渲染笔墨心趣,惊现憨厚,大智拙用。


其实开嘉的毕生精力大都集中在书学论著上。20世纪80年代初《书法创新年龄规律》、《“用笔千古不易”吗?》等论述就在书学研究领域一鸣惊人。我喜欢他的思路和文字运用时见孤执和独立,心持主见,绝不轻易附合。尊重史实,服从真理,探寻前人未尽之领域,力剖误谬之弊端,既有严肃治学之精神,亦有慧眼独见之发现,才会有《书法史新论》、《官书俗书的双线发展规律》、《题壁书法兴废史》、《竹简的发明对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等等大块文章的存世。累迹成著,充实壮观,皆是隐者的大得。

 

我和开嘉是老友挚友,因之措用“大词”很难,但对他的了解认知又不得不说。大凡对不上点子,说得不到位或说过头了,皆是我之释怀。

编辑:ywzb

我们为您找到其它相关内容

  • 长锋开别调 落纸亦倜傥
  • 出神入化写山水 妙笔生花作丹青
  • 篆隶留根 行草寄神
  • 简说安如书艺
  • 赵安如:保持书法艺术的底色
  • 山水之间见情怀——李光明艺术浅析

  • 分享到微信: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84623009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丰路6号7栋2单元17层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2

    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艺网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