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李通先生的花鸟作品,寄情以工,工在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畅怀以写,写在对生命情怀的释放。
第一次在美术馆看到李通先生的作品就让我印象深刻,是我喜欢的类型,由此我特意记住了他的名字。
初识其作,画面中繁密的竹子,斑驳的砖墙,以及洁白的凤头鸡,让人仿佛置身于农家小院之境,淡雅朴素、质朴淳厚的画面,犹如饮进一杯陈年老酒,甘甜唇舌,让人陶醉细品。
尔后机缘巧合下,有幸得先生微信,一来二往便识得一批先生作品。虽未谋面,但从画作中可管窥其真性情。
中国画讲究神韵之美。工笔画以精谨细腻的笔法刻画事物,工细逼真,呼之欲出;写意画则用简练概括的笔法描绘事物,纵笔挥洒,墨彩飞扬。一个精雕细刻,一个轻描淡写,将中国画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纵观李通先生的花鸟作品,寄情以工,工在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畅怀以写,写在对生命情怀的释放。画面中追求浓淡墨中见骨力,朦胧中得神韵,实中见虚、虚中有实,整体取势、俏笔生趣,在他的笔下,花鸟体舒气缓,也具有了画家一般的从容淡定气质和中庸虚和态度。
南北朝时的理论家谢赫提出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被称之曰“六法”,而“六法”中首要之法就是气韵生动。用笔的干湿浓淡、轻重缓急所产生的气势节奏,布白的开合有度都需要用心经营。在李通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细心经营的痕迹:花叶的位置和形态,鸟的动态和神情在主观处理中颇具生命力。
李通先生喜欢画竹,源于儿时的记忆。谈起缘由,先生表示:“小时候房前屋后的竹林成片,清晨各种鸟声就是自然的闹钟,它们穿梭其中,嬉戏打闹相互追逐,无论春夏秋冬总是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让人真正体会到古人语‘不可居无竹’的雅趣。竹在风中摇曳的身姿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先生能把看似繁密杂乱的竹林,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杂而不乱的视觉效果,体现出中国画中的线条交错、虚实掩映,这得益于画家敏锐的观察力和娴熟的技法处理能力。其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往往是最贴近自己生活的场景,即使如此,写生也是常有的事,因为只有写生才能捕捉到物象瞬间的变化,再贯穿于巧妙的构图形式,疏密有致、浓淡相生,使其艺术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对此,先生深谙其理。
艺路漫漫,李通先生用多年的坚守,躬耕艺术这块挚爱的园地,正如他所言:“如果说饭菜满足身体所需,那绘画就是满足我内心对自然的狂热。”寥寥数语,是写给艺术最好的情书。
彼时,那水中荷,地上禽,枝上花,空中鸟……显得越发动人。
部分作品欣赏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