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一曲田园牧歌——在安贫乐道中逐梦前行

  • 2025-06-23
  • 四川艺术网
  • 卢加强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微信:

安贫乐道四字,常被误解为逆来顺受的退守。东坡却把它舞成逆流而上的舟楫。

 当苏轼的名字,变作了苏东坡,那个四川盆地走出的意气风发的少年,便更象一个吟唱田园牧歌的农夫。黄州的月光,是苏东坡在自家田园里亲手种出来的洁白的“莲花”。被命运抛掷到长江边这座小城时,苏东坡连安身立命的房舍瓦片都凑不齐。可承天寺的庭院里,他与张怀民踏着积水的夜路行走时,贫瘠的土壤忽然松动了,那片东坡田园的根须扎进灵魂深处,使他获得了大地深处的能量。从此他白天在半亩田园荷锄,晚上在一方砚田笔耕,竟然将流放之地开垦成了诗意盎然的沃土——只要捧一颗心来,在最深的黑暗里,也能种出最亮的月华。



被物质洪流裹挟的当代年轻人,在消费主义的迷宫里焦虑奔突。追逐着最新款的手机、限量版的名牌提包、网红打卡地的精致摆拍,却常常在深夜刷完购物软件后陷入更深的空虚。苏东坡的黄州月光,恰恰照见了这种现代性困境——当外在的物质丰盈无法填补内心的空洞时,我们是否还能在俭朴中聆听到生命的本真的旋律?


苏东坡竹杖芒鞋的脚印,每一步都印着诗意的音符。岭南瘴疠之地,他尝到荔枝的刹那,所有酸楚都化作喉间的清甜。“日啖荔枝三百颗”,那何止是口腹之欢?分明是以舌尖为笔,在命运的判决书上批注着生命的反叛。儋州天边的海涛声里,他教黎家稚子诵读诗书,椰榔叶漏下的光斑在沙地上跳跃,比汴京宫阙的琉璃瓦更加耀眼夺目。穷厄之地,苏东坡凿出了精神最丰沛的泉眼。



今天的年轻人被困在商业繁华与“相对穷”的悖论里——月薪五千却要喝三十八元的网红奶茶,住着合租房却要背数千元的奢侈品包。他们用信用卡和花呗构筑着虚幻的体面,却在每个还款日被焦虑啃噬。苏东坡的“安贫”不是被迫的将就,而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动选择。他把每月俸禄分成十二串挂在房梁上,每日只取一串中的一小份,余钱存入竹筒。这种近乎仪式感的节俭,让每一文钱都获得了尊严。当现代人被算法推送的“必买清单”绑架时,东坡的竹筒经济学或许能教会我们:真正的富足,始于对欲望的驯服。


安贫乐道四字,常被误解为逆来顺受的退守。东坡却把它舞成逆流而上的舟楫。密州大旱的龟裂土地上,他白天跪在龙王庙前祈雨,夜里却在超然台把酒问天。当“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唱刺破沉沉暮色,干渴的禾苗与枯槁的民心同时被诗句浇灌:真正的济世,有时是用诗情给绝望者造一座渡桥,用词章为沉沦者竖一根脊骨。




当代青年在“内卷”中精疲力竭,把“躺平”当作被动的反抗。但苏东坡展示了第三种可能——在体制的夹缝中开垦自己的一方田园。被贬黄州时,他开垦东坡荒地,在贫瘠中种出“东坡肉”的醇香。流放惠州,他改良酿酒技术,让岭南的荔枝在酒曲中发酵成诗。人生不被环境定义,而是重新定义环境。这种“主动创造”的生存智慧,恰是当代人最稀缺的能力——当大厂裁员、考编内卷时,我们是否还能像苏东坡那样,在主流赛道之外开垦自己的梦想自留地,唱一曲自己的田园牧歌!


赤壁的江水至今记得那叶扁舟。当游子哀叹蜉蝣之渺小时,东坡指着山间明月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岂是避世的托辞?分明是看破荣辱得失后,虔诚领取天地大美的福利。他舀起一瓢江水痛饮,让整条长江流入自己的血脉,他挽住一缕清风入怀,整个苍穹便成了呼吸的腔体。贫穷在此刻羽化成鲲鹏展翅,托着梦想逍遥于天地间。


现代人被困在“比较级”的牢笼里——房子要比同学大,车子要比同事贵,孩子的补习班要比邻居多。社交媒体上的“晒文化”放大了这种焦虑,使幸福成了永难企及的“下一站”。苏东坡的“乐道”恰是一剂解药:当他在《定风波》中写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时,已然跳出了得失的二元对立。这种对当下的顿悟,对沉迷于“人设经营”的当代青年尤为珍贵——当我们停止用他人的尺子丈量自己,才能在自己的梦中感知生命本来的丰盈。


最动人的是他的烟火人间。在惠州白鹤峰新居,他用竹管引来山泉,泉水叮咚如环佩相鸣。寒食节后用新火试新茶,茶烟袅袅似禅意升腾。一碟东坡肉里炖着对生活的热望,半盏村醪中晃动着明月的清辉。他总能在粗粝中磨出玉的光泽,于困厄里酿出蜜的滋味。这种将日常淬炼成诗的本领,使他的生命像陶罐盛着清泉——容器愈简朴,愈照见梦想的天光云影。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被“快消品”填满——速食外卖、碎片阅读、快餐恋爱。一切都在加速,唯有心灵在减速带上颠簸。苏东坡的“慢哲学”提供了另一种节奏:他在黄州研究火候,让猪肉在文火中煨出琥珀色。在海南观察芋头发芽,等待“玉糁羹”的醇厚慢慢成形。这种“延时满足”的能力,在即时满足当道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当我们重新学会等待一壶水开、一株植物生长,或许能找回被短视频剥夺的专注力与感受力。


千年后的一个黄昏,我在黄州东坡田园遇见一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在这田野逐梦,他迎着江风微笑:东坡被贬的地方,正好安放我的田园梦。晚霞落在他带汗滴的脸上,像给梦想镀了层金边。忽然懂得:所谓安贫乐道,不是放弃追逐星辰,而是学会在泥泞中仰望时,把跋涉本身走成一曲田园牧歌。


在“斜杠青年”成为标签的今天,苏东坡才是真正的跨界王者——他是诗人也是农夫,是官员也是厨子,是书法家也是水利工程师。但所有这些身份背后,是一以贯之的生命态度:不把逆境当绝境,不将简朴当匮乏。当不少人因渴望“财务自由”而焦虑时,苏东坡早已在精神上实现了终极自由——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有一方田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贫穷不过是土壤,梦想才是从中长出来的月光。当无数现代人在物欲迷宫中焦虑奔走,东坡那“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低吟,恰似北斗悬于精神苍穹。原来真正的富有,是让心灵成为不竭的泉眼,纵处涸辙,犹能欢歌向前,在澹泊处酿出生命的至味——这才是永恒的行囊,助我们穿越所有荒芜,抵达内心最浩瀚的远方。



古今周而复始的日月下,人们始终在田野种星,在耕耘中逐梦,当灵魂足够丰盈,最贫瘠的土壤里也能流淌出诗意的旋律。愈是繁华时代,愈是安贫乐道,“大道至俭”,才能潜心笃志,逐梦前行。让我们一生,吟唱一曲属于自己的田园牧歌吧。


(卢加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中国田园牧歌倡议者,四轮书院院长,出版《中国田园牧歌》《田园教育手记》《东方美神》等专著,国内多家农文旅项目策划营运专家)


编辑:ywzb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250623/17008.html

我们为您找到其它相关内容

  • 芙蓉含露忆故人
  • 让青春做哲人的沉思与勇士的冲锋
  • 评论 | 王东评川剧《丁宝桢》
  • 敬庭尧先生《红河谷》赠画仪式诗记
  • 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的语言(组诗)
  • 全国仅10部!四川作家邹瑾作品《地坤》入选2023
  • 关键字田园牧歌卢加强


  • 分享到微信: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84623009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丰路6号7栋2单元17层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2

    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艺网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