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记·非遗雅集”锦江区非遗市集文明实践活动举行

  • 2025-05-31
  • 四川艺术网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微信:

粽香飘起非遗热!锦江区喊你“趣”赶三地非遗大集啦。5月31日至6月2日,“岁时记·非遗雅集”锦江区非遗市集文明实践活动在锦江区东门市井文化主题街区火热开展,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非遗体验。

当端午的粽香与非遗魅力相遇,一场文化盛宴在锦江区拉开帷幕。5月31日至6月2日,“岁时记·非遗雅集”锦江区非遗市集文明实践活动在锦江区东门市井文化主题街区火热开展,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非遗体验。时值端午假期,恰逢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此次非遗市集以“增加交流互鉴 激发传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特别邀请到来自重庆市渝中区、德阳市中江县的非遗手艺人,与成都锦江区非遗传承人欢聚一堂,共同打造一场跨越地域、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嘉年华。



走进东门市井,传统街巷变身非遗文化长廊,12项来自成都、重庆、德阳的特色非遗项目惊艳亮相。国家级非遗项目成都糖画前,糖画艺人以勺为笔、以糖为墨,手腕翻转间,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便跃然板上;蜀绣展位内,绣娘指尖银针穿梭,丝线交织出一幅幅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精美画卷。此外,新繁棕编、成都漆器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成都皮影戏、成都蛋雕制作技艺、成都木版水印制作技艺等省市级非遗项目同样吸引众多目光。人们或凑近观察匠人手中的细微动作,或举起手机记录下精美绝伦的作品,赞叹声此起彼伏。



市集另一边,重庆周氏烙画展位前,艺人以火为 “墨” 在竹木上烫出山水画卷;廖氏和香技艺传承人现场调配香方,袅袅青烟中弥漫草木芬芳。来自中江的手工挂面匠人演示 “银丝入锅”绝技,八宝油糕、龙台活糖空心泡壳饼的制作技艺让人大开眼界,香甜的味道引得游客驻足品尝。



与此同时,活动现场还开展了非遗体验活动,市民游客在非遗手艺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让非遗“可购买、可体验、可传播”,真正来到市民身边。“第一次亲手做糖画,感觉比买的更有意义!”市民张女士举着刚完成的蝴蝶糖画笑言,“孩子全程看得入神,还问能不能学做皮影。”来自西安的游客李大爷捧着新繁棕编小筐感慨:“这些老手艺不该只在博物馆里,就得‘活’在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此次活动由成都市锦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重庆市渝中区文旅委、德阳市中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成都市锦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成都市锦江区文化馆、重庆市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德阳市中江县文化馆承办。以非遗为媒,搭建起锦江区、渝中区、中江县三地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推动非遗传承人跨界合作、技艺共研,促进巴蜀文化资源整合与创新表达,积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都市圈建设注入深厚文化内涵与强劲精神动力。

编辑:ywzb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250531/16998.html

我们为您找到其它相关内容

  • 温润四季·江潮不息|2025年温江区群众文化品牌系列
  • 2025年成都市温江区群众文化品牌系列活动全面开启
  • 金牛区文化馆“成都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系列活动精
  • 非遗贺新春 万千气象新,大年初一 青白江年味浓
  • 2025郫都区“成都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群众文化
  • 祥狮跃动 非遗流韵——锦江区开展民俗闹春活动
  • 关键字非遗市集文明实践活动


  • 分享到微信: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84623009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丰路6号7栋2单元17层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2

    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艺网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