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牧歌:西部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

  • 2024-08-09
  • 四川艺术网
  • 卢加强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微信:

作者长期致力于乡村建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乡村地域来说,如何才能实现全面的振兴?笔者以理论思考结合案例剖析的方式,总结了多年来植根于乡村工作的经验与感悟,提出了现代田园牧歌的理论。

在多年的乡村工作经历中,笔者注意到不少市县的乡村建设进程中出现了“两个一片”的现象:一大批的资本和项目纷纷进入到乡村,乡村的土地上充满了“资本的喧嚣”。在短暂的喧嚣过后,这些涉农项目很快就遇到困难,挣扎在土地的泥泞中,不少所谓的“庄园”“农庄”遇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开发一大片、倒下一大片”,成为不少地方的乡村建设的难言之痛。如何以科学的乡村发展观走出 “乡村发展的困境”呢?


自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战略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如火如荼地推进。步伐快的地方已经有项目上马,稍慢的地方也进入了全面规划阶段。笔者长期致力于乡村建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长住于村民之家,久与六畜为伴。为乡村即将迎来新的局面感到欣喜,但面对基层的推进热潮,不禁忧虑“乡村发展的困境”是否会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中重演?对于乡村地域来说,如何才能实现全面的振兴?笔者以理论思考结合案例剖析的方式,总结了多年来植根于乡村工作的经验与感悟,提出了现代田园牧歌的理论。


作者近照


所谓现代田园牧歌是以环境、物种、文脉、生活、生产按现代组织体系建立的一业或多业为主,多维转换,多极发展,循环共生的具有现代美学特征的综合田园系统。从古代田园诗,到现代田园牧歌文化的建设,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现代农业、农业美学中的一种模式。从现代田园牧歌理论出发,笔者希望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提供一种视角与路径。


一、乡村振兴要发现乡村真美


笔者在调研期间,曾看到某个乡镇为了吸引过路行人、发展乡村旅游,在入场路口建起了一个类似于伦敦塔桥的建筑。巨大的伦敦塔桥矗立在乡村道路之上,与周围的农田显得格格不入。将伦敦塔桥移植到乡村路口,不是因为当地的人不懂美,泰晤士河边的伦敦塔桥是英国的象征建筑,体现了英伦文化与欧洲建筑技艺之美。而是他们不懂何为乡村的真美。如果没有正确的乡村美学观,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还会继续在我们更多的乡村上演。到时候,可能我们不用出国门,就可以在我们的乡村中看遍整个“世界”。



树立正确的乡村美学观


要发现乡村的真美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乡村美学观。乡村美学并不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这样一种美学观是指我们要彻底摒弃“乡村的现代化就是城市化,乡村一定不如城市”这样一种狭隘的观点,要彻底放弃“硬化乡土”这样一种人为地丑化与矮化乡村景致的建设方式。相反,要以自信的眼光去欣赏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所蕴含的恬静、元真的生活诗意。只有树立正确的乡村美学观,我们才能在各种各样的乡村资源中有独到的再发现与美的再创造,才能感受到不论是一个村庄、一片农田还是一座建筑,都体现了传统农耕社会沉淀下来的乡村美学意蕴。



乡村之美植根于乡村生活


何为美?《庄子·知北游》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认为,大美即存在于天地、四时和万物之中,要懂得真美,则要到其中去寻找。乡村的真美即是这样一种大美,天地是自然生长的生态系统,四时是气候变化的规律,万物有成理则是人与动物的活动。土壤、水源、气候、动物与人的有机融合就是乡村场域里的生活,因此,乡村的大美、真美就在乡村的生活里。


笔者在欧美国家农村考察中见到,那里的农村,庄园、庄稼等,无处不美。这是什么原因?10多年前,我提出“生活场”的概念。“生活场”,就是人们自然生活的场景和地方,只有“生活场”变美了,才是真正的美。为什么四川的甘阿凉很美?那是人家的“生活场”,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场”。差异化就是美,独特就是美,那里有雪山、云朵、草原,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美。


此前,农业部发文评中国最美的乡村,结果,最美的乡村不是人工打造出来的,而是在西藏,那就是一种“生活场”的美。可是,当地人天天看月月看,也许并不觉得美,可外地人去看,就觉得大美。现在有的乡村为了休闲、旅游的需要拼命引进各种大片花卉搞花田,为发展高尔夫运动而种植大量草皮,这样的做法并不让人感觉到美,反而伤害了乡村的美。回头去看,欧美国家的农庄之所以美,最大的原因是在于其很好地保护与传承了当地人的生活气息,他们的农村都是几代人耕作传承下来的,他们的乡间小教堂,不少都是中世纪便修建的。实际上,乡村的情趣在于就蕴藏在乡村的生活中,在于“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自然与独特,在于乡村生活所营造的“天人合一”的氛围。



真正的乡村之美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而不是按城市的审美标准复制的。只有当我们基层干部、企业、村民对乡村之美有科学的认识,我们才能杜绝美丑不分,以美化的美名破坏美,毁掉真古镇、真村落、真民俗耗资修假大空的伪古镇、伪村落、伪民俗的现象才可能根本改善。


乡村之美来自于农耕文化


改革开放40年来,大批的农民进城就业生活,汹涌的城镇化、市场化浪潮给古老的农村带去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惊叹于城市的光速发展中我们漠视了乡村文化,在追逐城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忘却了那些匿藏在乡土下的生趣。时常有人问我,相较于法国郊外的红酒庄园、英国郊区的神秘古堡、美国一望无际的现代化农场,我们乡村的美在哪?我往往回答他: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善的模式可以移植,但我们的乡村的魅力一定是传承于乡土生活的农耕文化。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耕作历史的农业大国,我们的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就在乡村。经过山水、乡民与时间的融合与发酵,我们的乡村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农耕文化。这些丰富的农耕文化亟待我们唤醒,而如今,乡村振兴战略正带来了这样一种契机。



笔者常常将文化资源比作为各地区无形的金矿,这种比喻意指各地区传统文化资源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给当地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巨大宝藏。把文化当作特殊的庄稼,是指伴随着农业文明的繁衍,文化是在各地区特殊的地脉基础上形成文脉的一切特征的综合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乡村振兴中,我们无疑拥有了世界上最丰富的宝藏,那就是我们的文化。


在研究乡村旅游时,我很早就提出,文化旅游其实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载体。最好的载体,在中国而言,就是农村与农业、农民,旅游真正和农村农业、农民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大旅游”。如果旅游就是卖景点,那是小旅游,只有与中华大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大旅游”。


无论是笔者亲自参与、还作为旁观者见证的乡村项目,决定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项目的是否具有文化内涵、是否体现了文化美。例如在银川的枸杞农庄中,我们将单纯用作销售的枸杞放大至代表中国红的养生文化,并植入知青文化,最终将一个枸杞生产农庄打造为了一个以枸杞特色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产业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红色文化为特色,融合现代农业、科研示范、产业运营、观光休闲、科普教育、养生度假、商务会议、地产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综合体和现代田园综合体,使得农村在枸杞科研与种植销售之外,融合了工业、旅游、创新、地产、会展、博览、文化、商贸、娱乐等三个以上产业的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从而形成了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产业结合体。而产业的拓展,产业链条的延伸得益于文化的引领,通过文化满足了市场对健康食品的个性需求,都市人回归自然、现代人追忆历史的文化情节。在走访中,许多游客也回馈“红色唤起了他们的情结”才选择来到此地。当地的品质枸杞由此更上升成了宁夏人的“红色经典”。


实际上,当我们怀着一种自信去看待我们的文化,我们久能创造性地使用它。而只有通过文化的引领,我们的乡村振兴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树,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二、乡村振兴需要走“五行相生”的发展路径


过去的几十年,在市场经济的城市吸虹效应与城乡二元体制的政策安排下之下,城乡关系逐渐走向失衡。迅猛城镇化的过程让我们对城市的创造与发展路径驾轻就熟。那么,对城市发展路径“了然于胸”的我们就就一定能够建设好乡村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过去我们的城市发展经历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彼时的开发建设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肆意挥洒。即使面对旧城改造,因为有了大规模拆迁的兜底,主导者依然可以延续这种“任性”的发展模式。其次,城市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人提供居住、服务等,这些功能具有一定的标准性,例如容积率、绿化比例、配套设施安排、道路宽度的考量等等,只要按照这个标准就可以创造一个满足功能的城市空间。城市是工业文明的结晶,工业文明的内涵就是标准化与规模化。城市开发建设标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同质化,也就形成了城市开发建设的“可复制性”。政府与企业等发展主体为了追求效率与收益,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大量地采取“粘贴、复制”的方式,造成很多城市新区都一个样的“千城一面”。“任性的复制”成了城市发展的惯性。



乡村的发展基础与条件与城市面临的情况区别巨大,乡村是一个有别于城市且具有独特性质的系统。城市与乡村的差异,此村与彼村的差异都让城市发展的惯性在乡村的土地上失灵。甚至可以说现时乡村脆弱的生态,薄弱的产业,繁琐的乡风习俗与独特的生活形态都让乡村发展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乡村的发展路径不能套搬城市建设的路径,更不能简单复制“他山之石”,而要探索出一条能适应乡村复杂情况的路径。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也是乡村发展的最高引领目标。从目标出发、结合乡村实际,笔者总结了生态系统、业态系统、文态系统、形态系统、人态系统“五行相生”的乡村发展路径。“五行”是指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应该着眼于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生活形态的营造以及乡村中的人的价值实现这五个方面。“相生”则是指各路径彼此相联,从而以“系统”的联系构成整个乡村发展的综合战略系统。


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与治理


笔者在田园牧歌理论中提出,生物环境是现代田园牧歌的大舞台。生物环境是环境及生物的统称,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及人工控制下的动植物环境,人们生产、生活、游历环境。乡村的发展,始终要把绿色发展放在首位,要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循环发展思维实现人与自然的美美与共。自然生态本底是乡村成形的基础,是生万物的“一”,没有了生态一切都将失去意义。乡村的建设及发展首要任务是梳理乡村的自然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在不改变自然肌理的情况下结合乡村的生态系统做一些适当地再创造,可以在完善乡村的绿地系统的同时设计一些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建立乡村植物苗圃基地等。例如在巴山“金色小镇”的营造中,我们修正了企业填滩修建娱乐场的设计,转而利用现有的河滩资源,舍弃大型游乐设施的安排,而开发了一些河滩亲水生态项目,反而吸引了大量的城市家庭带着孩子来感受亲水。因此,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首要任务,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资源观落实在每一个具体的环节。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利用,造就的是原汁原味的自然趣味体验,不损资源才有资本。


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


乡村产业要警惕“假、大、空”的陷阱


产业兴旺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乡村盘活发展要素、激活内生动能的重要手段,更是乡村换发生机的重要抓手。但是,笔者发现,许多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问题恰恰就出在产业上。


乡村发展一定要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这是对乡村发展主导者的挑战,更是乡村发展必须完成的使命。现在很多乡村产业体系构建陷入“假、大、空”的陷阱。为什么说假?因为现在诸多的乡村在产业发展中脱离了农业。现在有的乡村提到产业就是康养,就是旅游,甚至有的乡村将大棚改造为房屋,完全规划为高档的度假小区。为什么说大?现在一些乡村片面追求大规模、大效益,一提就是“万亩葡萄园”、“亿级中药材产业园”,没有考虑在规模化现代化手段还不健全的时候,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半径及劳产品辐射市场半径都是有限的。为什么说空,脱离了农业,片面追求大规模、大效益产业发展项目就如空中楼阁,无法实现,即使硬性上马,也是大面积的滞销。


两步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首先是确定主导农业。乡村的产业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到在地条件,在产业安排上优先考虑是利用在地自然形成的土壤生态系统(一地的土壤生态系统是经过上千年演化而来)发展已有基础的产业,或者在产业前景较差时,经过农业科学的研究寻找适宜的、有市场价值的产业。例如西昌的月亮谷农庄中,我们经过调研发现该地有与原产地最为接近的种植油橄榄所需的环境条件,适种性好,并且以有小规模的种植经验,于是确定了油橄榄种植的主导产业。


然后是考虑产业的融合。在确定主导产业后,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催生新业态、新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构建产业延展体系,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同样以上述西昌月亮谷农庄为例,在确定油橄榄种植为主导产业之后。我们以“农旅融合”为路径,依托特色产业园区、庄园主干路沿线农田,种植各类蔬菜、花卉等景观作物,形成可食、可赏、可亲近的大地景观,催生了景观农业、特色农业以及采摘农业。依托农舍周围的田园,大力发展无公害、旅游和有机农产品,奠定康养旅游的食品基础,催生了健康农业;以“工旅融合”为手段,发挥油橄榄产业生产优势,依托油橄榄种植园,发展油橄榄香皂、油橄榄经由、油橄榄榨油、油橄榄果脯、油橄榄护手霜、油橄榄面膜等系列美容、保健、食用等加工产品。以休闲农品为主要方向,强化新产品研发,形成特色饮料葡萄酒品、休闲食物,催生了食品加工业;以“文旅融合”为手段,依托彝族歌舞、火把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月亮相关的传说、诗词、戏曲等遗产,发展文化遗产展示与体验。


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抓手在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确定主导农产业,并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二是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构建乡土文化系统,传承乡风民俗


目前一些乡村建设及发展通常将重点更多地投入与基础设施的安排,而忽视了乡土文化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所承载的物质与精神价值,致使乡土文化的典型性特征不断消亡、承载形式与生存空间逐步发生变异。对乡土文化抱有敬畏之心,去了解乡土文化,是乡村发展能够传承乡土文化的基础。而体现乡土文化是一个路径操作层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乡村建设及发展中应该把握住以下原则:首先是保持、创新地域乡土建筑。


针对具有保护价值的村落,应以整体性保护为根本,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村落结构与聚落空间环境等要素,充分考虑村落的历史沿革,继承、创新乡土村落环境的布局、结构、样式、色彩、材质等构成要素。


其次,延续、传承乡土文化资源。以村落为载体,对优秀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保护、利用,尽可能避免因过度建设、开发所带来的破坏。在乡村建设及发展中应充分挖掘地域乡土文化本质与内涵,结合被村落现状进行合理规划改造设计,将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体现与村落规划布局、民居形态、乡土景观、产业布局等问题进行整体考虑。乡村文化是一种文化生态,具有季节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和系统化特征。


乡村文化的区域特征,是乡村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来源,这要求我们在涉农项目的开发中要更多往内看,去寻找我们有什么?例如绵阳世界月季花博览园以月季花的种植、观赏为基础,延伸至月季花相关的民俗、农家乐、美食的开发以及月季花绘画、音乐、文创开发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以月季为主题的现代田园综合体。月季花是绵阳的市花,区域内有浓厚的月季花文化氛围,当地居民对月季花很是喜爱。


绵阳世界月季博览园正是契合于于这种区域文化土壤,将市花作成产业,才能取得项目的成功。如果忽视这种区域文化,而选择当地居民完全没有感情的“薰衣草”,纵使能够取名为“普罗旺斯”,那必然也旺不起来。


乡村生活形态系统的营造


乡村发展要警惕不正确的“全域旅游”观


对发展要素贫乏、发展选择匮乏的乡村来说,发展乡村旅游往往成为首选甚至是突破口。旅游作为一种综合很强性的服务产业,能够为乡村的发展带来多维度的拉动效应。在全民旅游的热潮中,很多乡村也的确因为乡村旅游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笔者注意到,许多乡村在“全域旅游”的误解中往往走入了“生活与旅游”本末倒置的现象中。有的乡村违背了乡民为主体的基本要义,纯粹用旅游风景区的“套路”来打造乡村,修建了气派的游客中心,一年接待不到1000人,长年紧闭。旅游节带来的人气的聚集更是符合基层政府追求短期效果的发展观,有些乡村通过流转土地,号召农民等方式大面积种植某样作物,然后用几百万、几千万去修建包装、打造、宣传“XX采摘节”“XX乡村旅游节”,然后请来上级领导站台,搞得那两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但是,随着热度下来,统计一算,前来的游客人均消费不过几十元,收入不抵支出。旅游与生活的本末倒置,一昧地打造旅游景区,得到的只能是“虚假的繁荣”。不仅是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是违背了乡村振兴的初衷。科学的全域旅游,不是全域景观化,不是用三农资金建景观,而是提升三农,让农民在如诗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让乡村大地成为一幅绿色美丽画卷。


用最美生活场带动旅游场


现代田园牧歌理论提示我们,农民是现代田园牧歌的主体,让农民愿唱、能唱、唱好田园牧歌,形成脱贫致富的现代田园牧歌的合唱队是现代田园牧歌的核心和终极目标。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乡村发展的基本要义,为乡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农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发展的最高追求。乡村建设要始终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设优美适宜的生态居住环境,要优先将学校、医院、图书馆、广场、公园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纳入规划建设,不断改善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及能源供给设施,以满足当地村民的生活与工作要求。


对于旅游产业导向的乡村来说,在生活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创意的手法,将生活设施景观化,以承载旅游景观节点的功能。例如在巴山金色小镇建设中,为了实现全域旅游的目标,我们将旅游节点设计融入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生产生活设施的景观化处理的手段,将田边的灌溉渠道透明化处理并铺上小卵石、将抽水站改装成可体验的灌溉水车,以场镇建设与文化旅游建设有机融合,整个小镇充满了别致的风情。不仅使得田间灌溉得到了解决,更是以田园风光吸引了游客,使得来到新场体验灌溉劳作的人数年年升高。


乡村旅游,看的不是奇、也不是险。对大多数乡村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是乡村生活承载的绿色、自然与乡愁。旅游者感受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一地的生活与生活在其中的人。只有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做好最美生活场,才有最强的旅游场。乡村振兴要实现的是乡村的生产场、生活场具有旅游场的附加值,使得生活场象旅游场一样美,而不是另建一个旅游场。


构建乡村人态系统


在当前的乡村振兴的前期规划中,很多村忽略了对所在乡村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查研究,不懂得如何依靠乡村本地农民及村干部开发建设乡村。我们的水利、农业、林业、交通等各个部门在乡村振兴中主要以项目形式落地乡村建设,出现了项目与人两张皮,就项目而项目的现象,不少地方在项目推动中还主要以“赶走农民,圈净地”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这使得个别以振兴乡村为前提的开发项目往往成了对农民权益的又一次剥夺。


笔者认为,在所有乡村项目的规划中,要率先考虑人的规划,从产业企业带头人、农场新型农民、农村生产能手、乡村旅游人才、农业电商人才、乡土文化传承人才到村社干部要纳入统一规划。从回乡创业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返乡大学生到本土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等低素质人才,要根据乡村人力资源的不同特点及优势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规划,让在乡村振兴中的每一个农民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生产场和生活场。


三、乡村振兴需要现代农业企业为引领


各级政府对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与各种涉农优惠政策的推出与实施,创造了大量的规划与开发建设项目。这使得各种规划设计单位与投资开发商闻声而动,带着他们的技术、项目和资本涌入到乡村这片热土当中。技术、项目与资本的介入一方面为乡村及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关注与动能;另一方面,由于观念的错位与经验的缺失,城市规划者与投资开发商在城市建设的惯性之下,将他们在城市惯用的图纸套用在乡村身上,将他们的推土机开向乡村、将他们的混泥土浇灌在乡村的土地上。


随着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转变及市场化程度的深化,大量的三农项目需要企业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规划与开发模式的错位不仅使得企业在农村受困,更是程度破坏了乡村自然肌理与发展路径,使得乡村振兴受挫。


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认知


面对方兴未艾的乡村振兴,企业缺乏对农业农村的正确认知。一些企业未能正确把握乡村振兴与农业项目“前途与光明并行”的辩证规律,往往在政策的风口中慌忙入场,试图一蹴而就地创造巨大的财富,在短期无法获得直观利益回报的时候开始心灰意冷;一些企业仅仅将乡村当做淘金地,根本不关心农业与农村。这些企业为了获得优惠政策,包装一些项目书,流转了土地却用于修建度假房,等房子一卖完,企业就撤资,根本不顾乡村与乡民的利益;更多的企业不懂农业、对农村与农业漠不关心。



如果怀抱有上述的态度与认知,是不可能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企业价值的。乡村振兴不是开发地产、不是开发景点,而是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与社会五位一体的系统性的全面振兴。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乡村振兴代表了中国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一项需要长期执行的历史任务,不是搞几个项目验收通过就完成的。乡村振兴是时代的命题,在党的领导下其前途必然光明,但实现这一宏伟振兴蓝图的过程必然长久且充满着坎坷。


面对乡村振兴,企业必定大有可为。但需企业对三农有充沛的感情,以使命之姿深入乡村、脚踏土地,陪伴乡村的成长。需企业有科学的认知,深刻把握农业与农村的特质,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


企业要实现向现代农业企业的转型


现代农业企业是现代田园牧歌的领唱者。现代田园牧歌不再是古代文人一个人的田园诗,而是广大农村劳动者共同的田园诗。因而,我们需要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前提。而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农村经济的细胞,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为先导。


面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新挑战与新任务,企业要积极转型,要储备足够多的乡土知识来应该乡村复杂的情况。首先企业团队要积极革新自我以适应乡村振兴新形势,现代农业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已从一业向多业协同发展,企业的开发及执行团队要顺势向复合团队转变,企业团队不仅要懂开发、懂建设、懂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技术,还要有多维产品、地理商品、季节均衡、三级市场、文化农夫等特征。只有积极转变才能应对乡村复杂的情况,才能在乡村振兴大业中创造企业的价值。


企业工业要深入到泥土里生根发芽。企业开发涉农项目不能想当然,涉农项目需要大量的调研来充分了解农村的实际发展特点。乡村资源往往缺少系统的梳理,更没有在空间上直观地反映出来。涉农企业首要要做的就是通过深入实际、深入乡村、深入当地村民中调查研究,对乡村实际情况、可能发展方向和可用的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只有不断加强乡村调查研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涉农项目方案的正确制定,尽可能减少失误。


此外,基层党委政府应该应该积极为涉农企业提供诸如建设的融投资渠道、土地流转计算及方式、企业和集体经济的合作、等等全方位的服务,为企业入乡保驾护航。


做能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现代农业企业要实现自己的转变、提升,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乡村门槛愈低,市场竞争愈大,务必慎之又慎,一不小心步入“两个一片”的困境。乡村振兴呼唤卓越的现代农业企业,也呼唤有头脑有情怀的现代农业企业家。


四、以新型农民为主体的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现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头,在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将来,也还会有三四亿人生活在农村。乡村能否振兴,关乎数亿农民的幸福与否。我们推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关键在人才。目前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大批农村劳动力走上进城务工之路,农村逐渐只剩下以老人和儿童为主的留守部队,这成为农村发展的严峻现实。说一千、道一万,乡村的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乡村振兴这篇文章要靠人来写。因此,如何破解乡村人才难题,就显得格为重要。


建立有活力懂农村的基层干部队伍


“一看房二看路,三看环境四看树,看看地看看家,更要看看村干部。”也就是说,发展好的乡村总是会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的 :房好路好,水清树茂,耕地保护好,庄稼好,农家好,而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乡村工作中的带动人。在几十年的乡村工作经历中,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基层干部队伍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只有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基层干部队伍,乡村才能踏上全面振兴的快车道。


笔者认为高效科学的基层干部对于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懂乡村,乡村的发展要以落地生根为前提,发展要素要适合乡村的土壤,因此,需要有懂乡村、爱乡村的人;二是有活力,有活力是指领导干部具有创新意识,能理解并将现代化的新要素、新产业、新形态引入到乡村的发展中。


我们的农村并不缺懂农村、爱农民的人,许多基层干部对乡村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对农民家里的情况了然于心,这些干部植根于乡村,对乡村怀有厚重的深情。许多基层干部为了乡村的发展殚精竭虑。现在我们缺的是有活力,有创造力,能够灵活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的思维。



我们的农村由于长久的不充分发展,在逐渐衰落的过程中直接导致了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缺乏,有思维有能力的人走了出去,留守农村的人因为信息、眼界与资源,往往滋生了小富即安的心理状态,他们思想不解放,不敢闯、不会闯、不想闯市场,创新创业氛围不浓,面对新的形势甚至不知所措,甚至因为自身利益对新产业新业态保有消极的观望态度。这样的状态就像性喜密集群栖,不爱动的“沙丁鱼”,急需要一条“鲢鱼”去搅动,激起其发展的活力。


以成都市新都区三河村为例。四五年前,村子主干道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沟渠破烂。2013年,“足球迷”谭杰当选为村支书,谭杰发现村子和周边喜欢足球的人很多。于是在2013年,在谭杰的倡议下三河村成立了成都市首个正式注册的农民足球俱乐部。2016年,村里建了第二个塑胶草坪足球场。球场建好后,村里人气旺了。村里又相继建起了足球餐厅、农产品超市、垂钓场、农家乐、休闲农场、现代民宿,村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不断增长。



顺着“文体与乡村联姻”的道路,在新都区发展文创产业的规划引领下,三河村还与位于区内的四川音乐学院合作,引进优秀乐队入驻村里的咖啡吧,并请来团队总体设计“音乐文创村”,打造了三河村的又一张名片。此外,今年底,一个由废弃工厂打造的音乐公社将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将有3-5家音乐工作室入驻,将成为一个集音乐教育、培训、表演和孵化为一体的文创产业聚集地。


由以上案例可以说明对于沉寂的乡村来说,现在亟待缺乏的或许并不是资金或其他发展要素,缺乏的就是一条能够搅动,带来氧气与活力的“鲢鱼”,乡村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充满现代化活力的带头人,充当这个带头人角色的一定是村镇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当下,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被摆上了时代使命的高度,党中央国务院为乡村振兴制定了深谋远虑的顶层设计,安排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为乡村的振兴提供了制度与要素支持。然而,能否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能否利用好这次时代机遇盘活乡村发展要素、激活乡村发展动力,这一切都需要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来实现。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基层领导队伍是关键中的关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九个字完整地构成了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能力素养。以此为目标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从队伍结构上,要把人才资源向农村向基层倾斜,通过录用、调任、选派等一系列方式将有活力、有理想、有创造力并且有专业素质的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引入乡村,从而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从业务能力上,要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特别注意培养基层的创新意思是经济业务技能;从制度设计上,要为基本基层干部工作留有更多的空间和耐心,要让他们在红线上有宽广的舞台。并从制度设计上给予其一定的保障及激励措施,同时要从制度上严格规范农村干部施政行为,预防与管控基层“微腐败”与“非农化”。


村镇基层干部是老中青年龄结构,流动性外乡人与留守性本乡人的合理结构,要出台科学创新的乡村干部人才体系,目前的一刀截显然不适合乡村工作的特殊性。


乡村振兴急需年轻的新型农民


乡村留不住年轻人,更吸引不到青年人才,是乡村缺乏动力的根源所在。日前,各个城市为了吸引年轻人引发了城市间的“抢人大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乡村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人才断代,这种断代是情感、技能与动能的全方位断代。笔者曾在一所大学进行过调研,发现95%的农村生源学生选择了留在城市,另外,涉农专业的学生也有超过70%的学生从事非农职业。农村走出去的年轻人不回来,学农的年轻人不愿去农村,正是当前人才流动的真实写照。当前对农村有情怀有乡愁的人主要集中在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对乡土的情感脐带如何维系,乡愁如何植根于他们心中,在生产劳动及自然教育因偏面升学的教育观而严重缺失的当下,不但是城市孩子,连农村孩子对乡村的根脉情怀正出现断层。他们的记忆里没有乡村,他们怎么会有乡愁呢?


如何吸引年轻人、如何留住年轻人,成为了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问题,一是要倡导青年人走进乡村广阔天地的就业观;二是下大举措为年轻人找到留在乡村的理由。


树立农村同样大有可为的就业观


要将年轻人引入乡村、留在乡村。一是要扭转青年人才片面的就业观。人才资源是本就是流动的,年轻人向往更好的职业前景、更大的发展平台,是值得尊重且鼓励的。不过,一昧认为农村不如城市的就业观念就是片面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将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政策支持,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将会加快,农村将会产生大量的创业机会,青年人同样大有可为。基于乡村战略背景下,投入乡村的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不再是“硬币的两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队伍规模宏大,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合理引导青年人投入农业、返乡创业,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够促进“三农”问题得到解决。



在乡村创造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一些西部小城市中一个小饭店都能以一两千块钱找到年轻服务员,但一些涉农企业即使用五六千的工资也请不到一个现代农机操作员。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种田”。不仅如此,很多学农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愿到农业领域就业,而是选择从事管理、电商、旅游、餐饮等行业。因此,农村单纯的一产或者二产已经难以留住年轻人,只有三产或者以三产为引领的融合产业才能留住他们。


因此,乡村振兴作产业规划时要尽量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一是可以留住年轻人,二是能够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利润。不仅如此,在产业融合中还可以逐步引导年轻人由服务业向农业、加


工业、服务业下沉,解决农业人才缺乏的问题。而出台与城市一致的人才政策是留住乡村人才的根本保证。


为年轻人营造更好的乡村生活环境


体面的工作环境是当今年轻人择业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在基层调研时看到,凡是能留住年轻人的乡村,环境大都优美,比如旅游景区和田园综合体。因此,乡村振兴一定要生态优先,把环境建设好,把基础设施建设好,让年轻人待得住。近两年来,随着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一些城市年轻人开始到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乡村去创业,他们或是发展家庭农场,或者搞文化创意,或者搞民宿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重塑乡贤文化,用好新乡贤


古之乡贤,是指在乡村社会中德才兼备,被乡人所推崇敬重的人,凭借自身的感召力和人望,他们在乡里教化风气,传承文脉,成为稳定乡村秩序,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一直有着浓厚的重贤、尚贤的良好风尚,并由此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乡贤文化。


在过去城乡关系失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时代背景中,中国的农村精英为了自我理想的实现,为了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或被动或主动地离开了农村转而大量涌向城市,富有活力的血液在生存的压力中抽离了乡村,造成了乡村发展的“贫血”,更加速了乡村的衰落。城市的突飞猛进与乡村的衰落,断裂了传统的乡贤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在生存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发展前景中的巨大差距使得能人“有乡愁”却感叹“回不去”。


“报效乡梓”、“落叶归根”、“光宗耀祖”是传统普通大众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乡村精英进入城市,拥有比仍处乡村的人不可企及的优势,但在传统侵染的血液里,他们的根在乡村,与乡村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和乡土情结。如今,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为乡村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与希望,城乡关系从失衡将走向融合,乡村将是与城市并行而存在的生活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愁具有了回去的动力,新乡贤文化也因之有了重塑的可能。


传统中,乡贤的主要作用在于教化一方百姓,维护乡土人伦与秩序,主要充当了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而今,在市场经济下,我们需要扩充乡贤文化内涵,重塑与时代像适应的新乡贤文化,新乡贤应该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或新动能,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乡村振兴中,新乡贤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充分利用新乡贤的力量,将大大推进乡村振兴的速度。然而,要引凤凰来、需种梧桐树,哪些人有潜力成为新乡贤?如何唤醒他们的乡愁,感召其投入到乡村的振兴中就是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从主体上来看:有威望的退休公职人员、有影响力的成功经商人士、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返乡务工人员,其共同点是:对家乡充满感情,见过世面,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公益心,也有奉献精神,这四类人将是具有开创能力的新乡贤。如何让新乡贤投入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并且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在全社会培育新乡贤文化,营造反哺桑植的社会文化导向;其次,在制度层面消除阻碍乡贤参与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新乡贤的资金、技术、文化等现代要素向农村顺畅流动;最后,在实践层面,当地的党委政府要注重与新乡贤的联络。党委政府可利用重大节假日回乡恳亲的机会,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利用座谈会等形式加深各方的交流,并主动为其回乡介绍项目、创造条件,从而实现人才回乡,信息回馈,企业回迁,资金回流的“新乡贤经济”。“告老还乡”、“解甲归田”是新乡贤的重大人力资源,我们要大力宣扬并加以鼓励。


培育新型农民


在过去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我们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重物轻人的现象。表现在只注重农产品的数量指标增长,不看重务农队伍素质提高和职业化。如今,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又面临一个重大而又尴尬的问题:谁来种田?谁来操作农业机械?因此培养新型农民,更是乡村迫切又长期的需要。


当然,培育新型农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结合笔者的乡村工作经验,培育新型农民可以从以下方向着手: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应当结合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强化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根据实际制定提升农民素质计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将工作情况列入基层干部考核范围。其次,要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借助农村远程教育、农民夜校等平台调整农村基础教育布局,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体系。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兴办农村、农民教育培训。最后,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鼓励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鼓励进城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鼓励优秀人才向农村流动,形成人才双向流动的良好机制。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村建设步伐的快慢,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让农民从一种“身份”变为一种让人向往的“职业”,造就亿万懂农业、爱农村的职业农民,这将是振兴乡村最根本最广泛的力量。



作者简介

卢加强 供职于四川省社科院,中国社科院乡村美学博士后,现代田园牧歌理论践行者,国内实战型农文旅操盘手,田园牧歌规划院名誉院长,西部经济文化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和谐事业促进会执行会长,四川省艺术产业协会主席,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秘书长,曾任地市州旅文委主任、市文旅集团董事长、四川省艺术院院长、中国非遗研究院院长等职,国内多家央国企、县域乡村庄园及景区顾问,著有《中国田园牧歌》《田园教育手记》《东方美神》等专著。

编辑:ywzb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240809/16744.html

我们为您找到其它相关内容

  • 第二届“康巴红·新龙十三”民俗文化旅游季开幕
  • 让演唱会成为文化消费新场景!
  • 成都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繁荣有序,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
  • 让富乐民俗文化绽放全新的时代光彩
  • 2024年春节旅游“人从众叕”,文旅市场“龙腾虎跃
  • 近郊游成热点 演出带火文旅市场
  • 关键字西部乡村振兴卢加强现代田园牧歌


  • 分享到微信: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84623009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丰路6号7栋2单元17层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2

    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艺网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