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4日,“川盐古道——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巡展”(成都站)在四川福宝美术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现场
2023年3月4日,由四川轻化工大学主办,中国盐文化中心联合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自贡博物院、四川福宝美术馆、河北海盐博物馆、眉山市美术馆、重庆溪山松月艺术馆承办的“川盐古道——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巡展”(成都站)在四川福宝美术馆隆重开幕。众多艺术家和艺术从业者到场参加开幕式并举办学术研讨会。
五地巡展,串连古道的记忆
据项目负责人、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凡英教授介绍“该展览获得了四川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支持,由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艺术研究所发起,组织了百余件以“川盐古道”为题材的主题美术作品,均为自贡籍艺术家创作,分别以不同的策展流线和作品组合在不同巡展地的美术馆展出。”整个巡展包含五站,除了1月17日开启的自贡站和本次的成都站外,还将于3月8日登陆眉山、3月16日前往河北沧州,3月25日前往重庆,不仅包含了川盐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性城市,也包括海盐文化聚集地河北。
展览现场
本次巡展除了通过展览中艺术作品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综合展示,还会在不同巡展地邀请当地艺术家和学者举办研讨会,共同梳理关于川盐古道的文化记忆,重塑和传播四川井盐业文化。项目策划人,自贡籍策展人曹筝琪娜期望,“通过主题创作和集中巡展,串联起古盐路上的时代记忆,让川盐古道上的文化基因以另一种可见的方式存在下去。”
从点到线,找寻盐路的种子
四川地区的井盐开采历史悠久,很多地方都因盐而聚,因盐而设,因盐而兴,自贡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以自贡为出发点,还串连起了川滇、川黔、川渝以及川湘、川鄂等多条食盐运输的古代商贸之路。在川盐古道上,关于制盐工业与井盐文化的记忆,如同一条条线,将四川与这些地区圈成了一个共同的川盐文化圈。今天的古盐道上,传统井盐开采、运输的遗迹正在逐渐消失。但在艺术家的笔下,在人们的记忆里,在城市的方言、地名、菜品、习俗中都还顽强的存活着。
部分展出作品
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在题材选择上,紧扣川盐古道文化特色,引导原创了一批极具四川艺术特点的作品,内容涉及巴蜀盐业生产,以及盐运水陆两道沿线的古镇、码头、人文历史遗迹及与川盐古道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等。整个展览以艺术家的眼光再现人文历史景观,用科学的精神来分析盐文化的物象特征。为川盐文化保留了人文历史的记忆,弥补照片、文献所不能还原的盐文化的物象形态,从自贡出发,让自贡盐场和川、滇、黔古盐道、古镇、古码头、古遗迹的历史记忆重新与时代衔接。
主题创作,探寻人文的温度
这批作品均具有极强的主题性特点,同时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既包含对历史文脉的传承、也有对时代现实的关注,是近年川盐古道画作创作的集中呈现。通过艺术家的画笔,结合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多年的研究成果,展现出美术创作的专题价值及对盐道文化的研究深度。
研讨会现场
四川省美协副主席李青稞女士在开幕式发言中谈到“这批主题创作作品的创作视角,艺术与科学并重,创作手法上依靠实地写生、现场走访和历史文献的大量阅读整理,是文化自信与尊重历史、讴歌现实的审美主张的综合体现。”通过展览的交流和研讨,也可以为启发艺术家在选题上作纵深思考,互相探讨艺术表现的角度,从而丰富和繁荣川盐古道乃至盐文化的艺术创作。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