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藏汉对照版是由四川美术馆一级美术师刘忠俊先生撰写,经四川美术出版社历时3年精心打磨,元旦期间由新华文轩上市与读者见面。
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藏汉对照版是由四川美术馆一级美术师刘忠俊先生撰写,经四川美术出版社历时3年精心打磨,元旦期间由新华文轩上市与读者见面。这也是近年来四川美术馆持续重视理论建设,更加关注巴蜀地域文化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该书聘请资深藏文翻译家白玛才仁先生翻译,画册装帧美观大方,印刷精美,精装大开本230x300mm,具有较高的鉴赏收藏价值。书号:ISBN 978-7-5410-9996-0
《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藏汉对照版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为研究对象,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全面整理与归纳。本书以宏观视角详细论述了唐卡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流派演变、内容传承及技法仪轨,还从传承与创新的视角出发,将唐卡艺术在当代的文化保护、创作创新和周边影响做了深入浅出的梳理,并集合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众多珍贵图像与名家名作,全方位呈现出唐卡艺术的博大与瑰丽。这本图文翔实、制作精湛的理论专著,是近年来由国家民族文字项目出版发行的精品书籍。填补了同类书籍中既有传统与创新,又是藏汉双语版的空白,适合唐卡艺术从业者和文艺爱好者品读收藏,相信会给读者带来一场知识与视觉的盛宴。
四川美术出版社曾于2017年出版发行《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汉文版。汉文版不仅获得了“第二十七届金牛杯全国优秀美术图书评比”铜奖,还取得了优良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此次出版藏汉对照版是在汉文版的“唐卡溯源” “唐卡大观” “风格探微” “分野创新”四篇章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重新增补和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文做了大幅增删调整,文辞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增加了“佛像的缘起” “时代的浪潮” “传承与创新”和“唐卡文化的外延”等章节。补充了唐卡传承人、唐卡产业、唐卡理论、唐卡文化在当下的发展状态;分析了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唐卡绘画创新发展背后的脉络成因以及唐卡对工笔画、插画、涂鸦乃至当代艺术的影响;
(二)书中收录的唐卡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实用价值、资料价值和收藏价值,更加完整地呈现出中国唐卡艺术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除保留了汉文版中各著名寺庙、重要博物馆的古代珍品唐卡,还重新收集大量名家名作以及近年来获得全国性唐卡展览的金奖作品,以及国家级博物馆、美术馆典藏的创新精品力作;
(三)此次翻译涉及美术、历史、宗教、藏语言、汉语言等诸多学科专业,书中很多语句、词汇都经过翻译专家的反复考据斟酌,力求做到“信、达、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潮,传承千年的唐卡绘画艺术也早已走向了大众、也走向了世界。但关于唐卡艺术的理论著作太少,大众读者还是难以深入解读唐卡的文化和审美,只能望画兴叹。因此,唐卡艺术相关著作的编撰及出版于这一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有重要意义。
《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藏汉对照版对唐卡艺术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解读,配以市面罕见的唐卡作品,这使得本书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其次,该项目着眼于唐卡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必然有助于推动中国唐卡绘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藏汉对照版不仅集萃了作者多年来对唐卡艺术所做的调查学习和研究成果,更是展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它不仅能让藏族同胞从中欣赏其民族文化的深厚根基,也促进多民族文化的深度交流,更是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作者简介
刘忠俊,1976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1998年参加工作,曾在甘孜藏画研究院等单位从事藏画创作,现就职于四川美术馆,一级美术师、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美协理事、西藏文化发展促进会会员。
刘忠俊曾师从于著名藏画家洛松向秋以及“新嘎孜派”唐卡传承人布根学习唐卡绘画。他将西藏审美旨趣和当代工笔绘画相结合,创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荣获“多彩中国梦—201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金奖,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人物画《古道沧桑》被山东美术馆收藏,《川藏公路》被江苏美术馆收藏;重彩作品《广德寺》被四川美术馆收藏;山水画作品《再见香格里拉》被常熟美术馆收藏。出版理论专著《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汉文版)荣获2018年“第二十七届‘金牛杯’全国优秀美术图书”铜奖。
译者简介
白玛才仁,藏族。语言文学硕士,200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毕业后从事藏文教学工作,在《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族民俗文化》《三江源文化研究》等期刊上发表7篇专业论文,合译《玉树大地震》《西藏考古》《藏族美术集·青海壁画卷》等。现担任玉树藏文大专部教师、三江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三江源文化研究》主编、校级期刊《三江源》编委。
内页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