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国武术史的最大“谜团”

    ——《巴蜀武术天下奇》
  • 2022-06-02
  • 四川艺术网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微信:

近日,历史学者、著名武林人士郑光路(中国武术六段)老师新书《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上市。本书由中国著名武术家、四川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享誉国内外的青城派武术代表人物刘绥滨(中国武术七段),亲自策划并担任本书特别顾问。

尘封史料、口述史、珍贵老照片、严谨学术注释

多角度地研究披露中国武术文化之真实历史风貌


近日,历史学者、著名武林人士郑光路(中国武术六段)老师新书《巴蜀武术天下奇》隆重上市。本书由中国著名武术家、四川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享誉国内外的青城派武术代表人物刘绥滨(中国武术七段),亲自策划并担任本书特别顾问。



本书并不仅是研究巴蜀武术,也对中国武术文化史上很多“谜团”,进行了生动而严谨的解说。以剖析巴蜀武术为切入点,披露了许多尘封已久的中国武术历史细节,例如:


武科考试、少林武当、袍哥武术、天地会、“神拳”内幕、传统武术和近代体育“冲撞”、中央国术馆及“省考”、“国考”的历史迷雾、武术与戏剧及医学的关系、巴蜀特色的“射德会”、成都青羊宫“打擂”、国学大师南怀瑾入川寻觅剑仙始末、1936年“国术表演队”赴“奥运会”真实历史、江湖"卖打药"秘闻、20世纪50年代后民间武术生存怪状、海灯法师“二指禅”真假、“峨眉派”和“青城派”的来龙去脉……


本书是将武术作为整体“中国大文化系统”,从巴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更高的角度,加以研究和叙述。所以,本书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学术意义。 


总体来说,本书有以下三大特点:

 

1.剖析巴蜀武术,披露中国武术珍希历史细节

 

中国武术云遮雾罩,至今有很多谜团,既神秘又模糊。


巴蜀文化丰富多彩,巴蜀武术是中华武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尤为神秘莫测,为中外人士广泛关注,但是许多历史罕为人知。


一谈到巴蜀武术,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蜀山剑侠传》等武侠小说,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神雕怪兽、隔山打牛……以及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宋朝郭靖、黄蓉之女郭襄,爱慕“神雕大侠”杨过,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郭襄走遍天涯,难寻情郎,万念俱灰于是到峨眉出家当了尼姑,开创了峨眉派武术。


这些是真实的巴蜀武术吗?无数武林人士和广大读者,都希望有一本“重量级”的研究书籍,能严谨解析这些问题。


2022年6月,《巴蜀武术天下奇》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隆重推出。


本书并不仅是研究巴蜀武术,也对中国武术文化史上很多“谜团”,进行了生动而严谨的解说。


本书以剖析巴蜀武术为切入点,披露了许多尘封已久的中国武术历史细节,例如:


武科考试、少林武当、袍哥武术、天地会、“神拳”内幕、传统武术和近代体育“冲撞”、中央国术馆及“省考”、“国考”的历史迷雾、武术与戏剧及医学的关系、最具巴蜀特色的“射德会”、成都青羊宫“打擂”、国学大师南怀瑾入川寻觅剑仙始末、1936年“国术表演队”赴“奥运会”真实历史、江湖"卖打药"秘闻、20世纪50年代后民间武术生存怪状、海灯法师“二指禅”真假、“峨眉派”和“青城派”的来龙去脉……


本书最大特点,是将武术作为整体“中国大文化系统”,从巴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更高的角度,加以研究和叙述。所以,本书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学术意义。

 

2. 文图并茂、雅俗共赏,极富收藏和阅读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达《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5号)。


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四川省武术文化研究会,始终将研究武术文化作为奋斗目标,和份内应尽之职责。


本书由中国著名武术家、四川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享誉国内外的青城派武术代表人物刘绥滨(中国武术七段),亲自策划并担任本书特别顾问。


本书作者郑光路(中国武术六段),具有著作甚多的历史学者和著名武林人士的双重身份,曾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等奖项。


他习武近 60 载。20 世纪 80 年代,作为国内多家武术刊物的特约作者和记者,参与了多场重大比赛的报道;他参与过“武医结合”工作和多种武术表演、比赛,应邀参加武术影视作品的拍摄。他是中国当代武术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


郑光路内行人说内行话,以几十年参与武术活动的亲身经历,加上艰辛收集的罕见尘封史料,与众多曾接触采访过的武林前辈之口述史、严谨学术注释紧密结合,完成本书的写作。


本书坚持“文史结合”的中国优秀史学传统,即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尽可能完美的结合。本书在许多方面有重大史料发现,披露了许多真实的武林江湖奇谈、趣闻轶事,可读性也极强。


本书坚持以罕见的第一手资料(原始档案、亲历者回忆等)为主,重在再现尘封历史的血肉细节,以细节化、形象化、趣味化的方式,再现真实历史,避免了纯学术著作枯燥乏味的缺点,使得本书更加接地气,从而适合广大读者轻松阅读。


本书还运用了文图并茂、雅俗共赏的表现形式,配有珍贵历史老照片和旧档案图共计 100 多张,使本书赏心悦目、文情并茂,极富收藏和阅读价值。


尽管本书篇幅有限,但是展示的信息量很大。所以本书具有学术性、史料性、趣味性、可读性;所以本书不仅是一部研究四川及中国武术文化史的严谨学术性专门著作,也是多角度了解中国武术不可或缺的大众通俗性读物。


3. 史学界、体育界、武术界“大咖”热情推荐

 


本书出版之前,就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众多史学界、体育界、武术界“大咖”级专家学者,热情推荐本书。如:


谭继和(巴蜀文化首席专家,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武术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沈际洪(教授,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教育部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2009年评为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


温佐惠(中国武术九段,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多次担任国内和国际各种重大比赛如世界武术锦标赛、亚运会、全运会、城运会的“总裁判长”);


任刚(中国武术八段,多次受聘担任国家武术队主教练、总教练、教练组长及专家组成员。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特等功)三次,现任四川省武术协会执行主席);


肖家泽(中国武术八段,现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四川省武术协会主席。多次获得国内各级武术比赛金牌、散打冠军)。


本书的“序言”撰写者,是郝勤先生(中国著名体育史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编辑:ywzb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220602/15647.html

我们为您找到其它相关内容

  • 李铣新诗集《赴永远的远》出版
  • 成都作家曹蓉新书《那边的香巴拉》出版,其散文曾入选
  • 从平民教育到乡村振兴
  • 中国少数民族专史丛书《土家族史》在蓉发布
  • 特约馆员倪宗新编著的《杨升庵散文》出版发行
  • 南远景新著《我的知青生涯》出版面世
  • 关键字中国武术史,《巴蜀武术天下奇》


  • 分享到微信: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84623009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都南路576号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2

    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艺网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