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晨韵:让故乡最美的风景永远留存

  • 2017-08-22
  • 四川艺术网
  • 路建东
  • 加入收藏
  • 分享: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曲,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总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乡愁》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曲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总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我叫路建东,塔河镇李家沟人,最美好的童年在那里度过。86年离开老家到南坝读书,90圣中毕业后到达州读书。从此,每次回老家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随着年龄的增长,塔河在我的心中就成了一个梦,一个儿时难以忘怀的梦。经常梦见儿时的伙伴,经常梦到儿时游玩的地方。每次回老家,看到家乡的变化,总是在想:这个地方,我小的时候是啥样子?那棵树,我小的时候有多高?这条路,小时后有多宽?这个岩,小时候有多高?......很多次,我总是想去找回原来的模样,然而那过去的一切,真的就只能是一个永远的梦了!



川东民俗风情写生行

    2016年4月2日至4日,清明小长假期间,四川大风堂画院的艺术家一行十余人,走进川东大巴山写生。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革命老区的变迁。


    4月2日一早,艺术家们顾不上旅途疲劳,徒步在鸡犬相闻的乡间小路上,感受着浓郁的川东乡村气息。登上高高的圣墩山,艺术家们与当地百姓亲切交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在李家沟、盛家梁子、伍家湾,秀丽的乡村美景让他们赞不绝口;在川渝交界处,他们驻足将军故里狮子坨,仰望巍峨文峰塔.....呼吸着乡村新鲜空气,寻找创作灵感。





    随后,艺术家们进行了现场创作,《巴山人家》、《巴山春晓》、《春雨》、《富贵吉祥》、《空山鸟鸣》等,一幅幅作品跃然纸上。“真是大画家,画得与真的一样。”年逾八旬的路大爷乐呵呵地说,他还是第一次与画家亲密接触。


   “艺术家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素材,才能激发创作灵感。”画家吴浩说,走进川东农村收获颇丰,真是不虚此行。


塔河乡位于达州宣汉东南六十余华里,因文峰塔镇守着长流的小河而得名。其地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系向守志将军故乡。 二0一六年春,四川大风堂画院艺术家一行采风写得素材,应路建东贤弟之嘱作此图。岁次丙申仲春月,西蜀古堰一砚画堂堂主于都江堰玉垒山下,柏林并题。


作品赏析

《塔河晨韵》山水画作系2016年4月四川大风堂画院艺术家一行10余人赴川东重镇-塔河采风写生获得素材,由著名山水画家李柏林老师历时30天创作完,由巴蜀撷英书画院院长、四川大风堂画院院长助理、工笔画家肖炳坤撰写评论《彰显川东民风 绘就山水神韵》。画作远望气势磅礴、层峦叠嶂、流岚四溢;近看则细腻婉转、巧夺天工、层林中农舍隐现,鸡犬相闻。高山之巅,乃共和国将军向守志故乡。晨曦照耀云岭,霞光四射,使人心旷神怡。


作者简介:

李柏林,张大千再传弟子,大风堂门人,当代中国实力派山水画家。四川省美协会员、成都市美协会员。现任职于都江堰市书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都江堰市晏迁少年艺术学校副校长。



塔河晨韵思念文化衫系同兴路广告根据原作创意设计而成,将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走近你我,走进游子心中,让故乡最美的风景永远留存。




小时候,我们总想离开家乡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当我们真正离开后才发现

故乡成了我们心中最牵挂的地方

而曾经熟悉的山山水水

也时常出现在梦里......


关于塔河

塔河镇(2015年改乡为镇),原15个村,合并成现在的8个村,增设1个社区。1,塔河村,原塔河村不变;2,大店村,原大店村、高店村合并;3,红庙村,原红山村、红庙村合并;4,印岩村,原印岩村不变;5,石坝村,原石坝村、梨木村、枫木村合并;6,石峡村,原石峡村,摩天村合并;7,号楼村,原号楼村不变;8,鸳鸯村,原油房村、鸳鸯村、平湖村合并;9,增设宝塔社区。


延展阅读丨文峰塔的传说

    文峰塔建于二百多年前,周围近有鹿子山、大成寨,远有五龙观山、文山,群峰耸立,玉树环抱。据说这文峰塔的来历正与这些山有关。文峰塔脚下是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小河即“塔河”,其势蜿蜒,注入南坝与塔河交界的前河主流,而稍远的五龙观临水而立,因其中有五条恶龙而得名,相传五条恶龙日夜作怪,前河水翻波涌浪形成倒流之势,从主流灌入文峰塔脚下的小河,加之小河一带的塔河乡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河水一来,便房屋倒坍,民田毁坏,鸡犬不宁,百姓苦不堪言。但黄天厚土,热恋家乡的百姓竟没有一个搬走,人们只期待有朝一日上天长眼。


  说来也怪,塔河一孟姓乡民某夜忽梦见一白发高人,领其沿文峰塔下小河一路走去,经过鹿子山,再至五龙观,高人笑吟吟道“在此二处可建一观一庙,保你平安”,说毕,孟姓乡民猛醒。第二日,这乡民便将此梦说与乡亲,于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五龙山上“五龙观”与鹿子山上“圣水寺”应运而生。当年风调雨顺,百事无忧,圣水寺中还冒出一股圣水,现已开发成矿泉水产品。


  塔河百姓自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但这好日子总像缺了点什么。某一日,有个懂文化的乡绅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如今这国运倒还昌隆,但家乡的文化却不怎么兴盛。”人们一听:“对呀,尤其是人见人羡的状元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于是人们便苦思冥想如何在这文化上翻身,可这苦恼一直压了塔河的百姓很多年仍没有人状元及弟,甚至连个举人也没有。


  某一日,塔河不知从哪来了个穿着破烂的老道人,背了一背篼的毛笔叫卖,说只要乡亲们买完他身上的笔,便可帮助解决一切疑难杂症。乡民们一想这笔与文化有关,说不定这就是哪儿来的高人来指点迷津,于是文笔被抢购一空,于是这老道人便有了说法。老道人看看塔河周围的群山,又指指对面尤其巍峨的文山叹道:“就是此山作怪!挡住了这里的文风,以致文风衰颓,士不及第。”然后老道人又看看一马平川的塔河以及高高凸起的大成寨:“这盆地是条船,大成寨是船头,快倾覆了!如有一根桅杆将其浮出山川自然就好了。”于是文峰塔在向前三等大户的集资下应运而生,塔河亦日渐昌隆,之后诞生了向守志将军等名人,现在也涌现出北大清华学子。


文峰宝塔镇福禄,

塔河红庙出将军;

小城寨上风光好,

大店迎客宴嘉宾;

印岩护绶双山子,

石峡石坝摩天岭;

登临号楼览山小,

戏水鸳鸯满眼春!



塔河晨韵



塔河晨韵局部图




编辑:四川艺术网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70822/8426.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乡情浓郁寄书中——简评彭家河散文集《在川北》
  • 伟人邓小平
  • 仰望红军长征纪念碑的心音
  • 金钱板:说唱故事人生
  • 四川竹琴:词话千年 曲艺人生
  • 四川盘子:不断发展革新的曲艺艺术
  • 关键字塔河镇乡愁川东民俗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Tel:028-69891838
  • 地址/Add: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都南路576号
  • 邮箱/mail: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

    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