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折射阅读方式嬗变

  • 2017-08-04
  • 中国艺术报
  • 桑胜高
  • 加入收藏
  • 分享:

随着图书结构的变迁,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显示,国民听书率达到17%,“听书”正逐渐成为新兴的阅读方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获取信息、掌握知识、提升本领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读书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自身素质的提升,也影响着书香社会建设的质量。


  但是,必须承认,在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相对较快的当下,尽管很多人有着读书的渴望和冲动,但能真正静下心来,沉浸于书香、遨游“书海”的人是少之又少。很显然,当传统的阅读方式遇到了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一些人不得不放弃阅读。而“听书”这种新兴阅读方式的出现,似乎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读书需求间建立了一个“平衡点”。


  “听书”的阅读方式相对灵活,人们在闲暇之余、工作缝隙,随时可以戴上耳机享受“悦读”之乐,而且有时耳听的效果还要好于眼看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听书”可以减少双手拿书的负担,甚至可以解放出双手从事其他事情。相比于传统阅读方式,“听书”可以在不耽误其他一些事情的情况下实现“阅读”目的。


  在中国历史上“听书”也曾流行过,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曾被“说书人”分章回讲给听众,当时的听众也可以被视之为“听书者”。不过时下的“听书”与彼时的听书有很大区别,那就是现在的“听书”借助的是现代化技术手段,而非现场观看“说书人”的表演。


  看书也好,听书也罢,这些其实都是阅读的方式和手段,而非阅读的最终目的。阅读的最终目的要么是为了获取知识、提升自己,要么是为了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总之是为了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无论用哪种感官、哪种方式来阅读,只要让人受益、对人有所启发、有所帮助就是好的阅读方式。由此看来,从传统的阅读方式到“听书”这一新的阅读形式,其实折射出的是人们阅读方式的嬗变。


  随着图书结构的变迁,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刷屏”的读书方式逐渐成为很多人的阅读习惯,这在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上提供了很大便利,带来了很大帮助。“听书”这一新兴阅读方式的出现,与图书结构的变迁不无关系,特别是很多图书以数字化的音频或影像出现时,诸如“听书”等阅读方式也就应运而生。


  既然“听书”这一新兴阅读方式得到了那么多人青睐,我们就当祝愿这一阅读方式可以助推书香气息在全社会弥漫扩散。


编辑:杜畅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70804/8322.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
  • 笔渲千色有锋芒——记张大千门人江苹老先生
  • 【“全国美展沉思录”系列 】“不入蜀也知画意浓”
  • 锐评 | 青山绿水梦桃源——叶瑞琨《梦回桃花源》系
  • [艺评] 叶莹: “民主胜利”还是“娱乐至死”
  • 王富强散文:《父亲》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69891838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都南路576号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

    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