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铭记的丰碑

    高玠瑜、钱德华立体油画《大地丰碑》创作记
  • 2017-08-01
  • 四川艺术网
  • 张少冬,贾永豪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微信:

这是一个碑,一个无名战士的碑,它没有碑文,只镌刻着一位年轻的战士……

  这是一个碑,一个无名战士的碑,它没有碑文,只镌刻着一位年轻的战士。



  在它的梯形立柱上,能看到战士的头部、手和足。它像组画,有着分割的、能独立存在的画面。《生命不息》、《冲锋不止》、《宁死不屈》和《万水千山》,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主题。


立体油画《大地丰碑》


  当你来到这幅画前,就会对那位战士油然而生敬意。他那噏动的鼻翼似乎还在轻轻的呼吸,调皮的嘴角还挂着微笑,在他黑黝黝的脸上还留着当年战火的硝烟和血泪。还有,那铮亮的冲锋号,未曾投出的手榴弹,汨汨流淌的水壶,无不强烈的情感色彩打动着观众的心。特别是那双绘画中很少强调描写的脚,使你不难看出和想见我们的主人公。跨越万水千山,脚上打了多少血泡和老茧,穿破了无数草鞋,此刻他倒下了,但仍在奋力前进——磨破的草鞋还紧紧的蹬着坚实的土地!《大地丰碑》正是这样有机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作者在画中没有表面地,一般化地刻画战士的身躯,而是以凝练的笔触,选取战士的各个典型局部去精雕细镂,让观众的联想去做再创造,以完成这个战士的完美艺术形象。(摘自严肃先生评论文章《喜读油画“大地丰碑”》)


2017年7月29日,《大地丰碑》作者钱德华(左)、高玠瑜在四川省图书馆展厅


  立体油画《大地丰碑》的作者高玠瑜和钱德华二人既是好友,也是师生。1984年,在接到第六届全国美展征稿启事之后,两人都迸发了合作创作的念头,便在茶馆里讨论着创作。


  画什么?主题问题得首先解决。


  那时候,小说和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在全国掀起热潮,军人过低的待遇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同情。


  “农村的退伍军人待遇尤其低,有的人甚至生活无着……我们的创作,是不是可以从这个主题出发,为他们做些什么?”


  主题确定了,那该怎么去表现呢?


  即使在如今,主题绘画也往往运用情节性的画面去表现一个事件,进而展现整个主题的宗旨。可高玠瑜和钱德华却认为,这样做容易产生局限。


  一定要从内涵上去突破!


  很快,两人就敲定了基调——用一个无名烈士的形象,来展现革命军人的坚强勇敢、无私无畏,展现他们在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用最真实的细节去展现一个乖巧的人见人爱的小战士的牺牲,让所有观众都为他的牺牲感到惋惜感到痛心,进而认识到革命胜利的不易,认识到无数和这个战士一样默默无闻的先烈不应该被忘记。”


  在高玠瑜和钱德华的设想中,单个画面已经无法充分表达立意,即使采用四联画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于是,两人做了一个在当时非常罕见和大胆的决定——借助一些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突破传统。


  接下来的日子,高玠瑜和钱德华一遍遍琢磨着作品的形态。


  主题确定之后,形式的探索,就成了重中之重。他们打破平面勾草图的传统办法,而是用火柴盒来作草图,以进行主体的探索,想用一个最典型的、最局部的形象来展现它,让它来概括整个中国革命。


  “我们希望让观众看了这个作品的时候,在脑海里面形成另外一个鲜活的牺牲小战士形象,而不仅是看到的几个面。这个作品,观众不是一次性看全,但是在看完之后,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战士形象,甚至发展得更多,更丰满、更生动、更鲜活。”


  这样一个抽象的能够概括整个革命的形象,却又需要在每一个画面上具象,需要用每一处细节打动观众。


  为了更充分表现出革命军队在万水千山中的跋涉,两人到处搜集草鞋。当两人用五块钱的“巨款”买下龙泉山上一个挑粪农民脚下那双又脏又旧的草鞋的时候,农民竟以为遇上了疯子。


  “这是一副比较大的画作,需要我们在细节上下功夫,就好比是拿着放大镜来看一个人。”


  为了塑造一个给人以可爱的印象,令人在第一时间产生怜悯感的小战士形象,两人四处寻找模特,甚至走进纺织专科学校,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挑选,拍摄了大量照片。


  “我们的要求就像是泰戈尔的一句话——‘死如秋叶之静美’。用极致的美,去强化死亡的沉痛,从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


  面庞是一个人,手是一个人,脚又是一个人,高玠瑜和钱德华力求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突出形象的生动,表现出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用他去感染人,给人以可惜的感觉。


  他们大胆地尝试综合材料的运用来体现作品的特殊效果,并借鉴舞台和电影美术设计的视觉观念进行创作。在画面上,他们追求极致的细腻质感,采用雕塑的立体结构,运用壁画、组画的布局手法,借鉴水彩的油水分离处理斑驳的肌理,用舞台美术的手法给画面布上苔藓。既让石碑显得结实,拥有厚重和冰冷的质感,又体现出小战士血肉之躯的真实与温暖。用一冷一暖、一硬一柔的强烈对比烘托出石碑下灵魂的价值与精神的永固。


  “只有采取这种形式才能最完美的表达我们的宗旨。所有接触我们的,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观众,都能接受这样的形式”


  创作期间,时任四川省美协主席的李少言和秘书长龙月高专程到两人设在市郊新鸿路上的工作室观摩,李少言直言,这件作品他直接抓,对作品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当时的全国美协副主席蔡若虹也来了。蔡若虹认为,两人把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处理得很好,更是对两人大加鼓励:“你们这个稿子搞得好就是个二等奖!”


  然而,当高玠瑜和钱德华将成品送到六届美展的评审现场,却引来了巨大的争议。


  这不是油画!应该算作雕塑!


  评审中出现反对不出意外,但意见却令人难以置信,即使是李少言和龙月高多方奔走,最终的结果仍然将作品挡在了第六届全国美展的大门之外。


  巨大的波折令高玠瑜和钱德华消沉,但作品为业界与观众所广泛接受和喜爱这一不争的事实又令他们感到欣慰。


  时任《中国青年报》副主编、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马克看到作品,找到两人,说要在北京给他们办个展览;《工人日报》、《四川日报》纷纷发表评论文章对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更令他们惊喜的是,在李少言和龙月高二位先生的推荐下,这件作品得以参加了由中国美协和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全国职工美展。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作者之一的高玠瑜当时就职于四川省歌舞团,并不是工人身份,作品最后只能降格获得二等奖。


  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关注这件作品。《画廊》杂志、《美术》杂志、《江苏画刊》相继约稿。兴奋的高玠瑜和钱德华一股脑把作品资料都发了过去,结果,《美术》鉴于《画廊》和《江苏画刊》已经刊登,被迫取消了原来留给作品的三个版面,更是在当期杂志上发布了专门提示——“希望各位作者今后不要一稿两投。”


  但无论如何,《大地丰碑》终究得到了最广泛的承认。


高玠瑜(左)、钱德华


  “这是我们生命历程当中值得书写的一笔。”


  这也是高玠瑜和钱德华在原作送展遗失之后,于2016年执笔重制的关键理由。


  正如中国美协原副主席王朝闻在1984年对携带作品参加全国工人美展的钱德华所说的,美术本来就有两个功能,一是装饰,一是展览。这件作品就是为展览而生,为弘扬某种理念而生。


  “中国革命的进程历历在目。但是我们也看到它的辉煌之下还有很大一片基层的、连姓甚名谁都不知道的战士,他们才是中国革命的奠基石。然而他们中的很多都被人遗忘了!关键在这里啊!他们被遗忘了!连名字都没有!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元帅将军们的丰功伟绩!但是革命的成功离不开这些人的牺牲!我们希望后来的人们不要忘记他们,所以我们将这个作品取名为《大地丰碑》,就是想为死去的战士树立一个永远的丰碑!”


立体油画《大地丰碑》




  作者感言


  从现在看,我们这幅作品依然走在时代前言,现在很多的历史画依然仅仅表现历史场景,而我们认为历史作品不应该局限在历史场景的还原中。应该加上自己的感受,从内心感受出发,创作作品。


  当前主题创作存在的问题就是艺术家的出路问题。目前我们国家对于主题创作这个市场反映还不强烈,市场机制还不完善。艺术家主题创作的画作很多难以出售,也很少有收藏。反观欧美国家的画廊或者艺术机构,对于中国历史主题画作却是十分的看好,很多的机构收藏中国历史主题画作,用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我们认为我们国家的市场机制以及政府主办的博物馆藏机构应该完善艺术家扶持机制,扶持艺术家进行主题创作,把我们的优秀文化和悠久文明有序地严肃地传承下去。


  人物链接


  高玠瑜,字炯文,四川仁寿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亚洲美术家协会会员暨驻成都代表。历任世界华人美术家协会终身荣誉主席、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四川张大千,徐悲鸿书画研究院荣誉院长、四川天娇大熊猫书画院荣誉院长、香港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家、四川当代油画院专职画家、四川西蜀张大千艺术研究院院士、四川蜀都书画院顾问、成都市美协写生艺委会副主任、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装饰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1957年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1961年上海戏剧学院毕业,擅长油画、舞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多次获奖并参加国内外展出,部分作品被国内外藏家收藏。


  钱德华,1943生,四川成都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4年作品《长长的征程》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1987年作品《叛逆》(合作)入选全国美展。近年来其作品多次参加美国著名的鹰画廊之“中国现代油画展”并为许多海外的收藏家所收藏。1994年绘制泰亲王肖像为四川省长访问泰国国礼。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省市重要展览,并为美国、日本、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及收藏。


编辑:ywzb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70801/8288.html

我们为您找到其它相关内容

  • 成都市非遗进校园示范成果巡展开展在即
  • “川剧皇后”许倩云病逝,享年94岁
  • 2022新时代诗歌遂宁(射洪)论坛开启征文
  • 蓉城文艺宣讲团开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
  • 让文艺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
  • 成都市文联专题传达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 关键字高玠瑜钱德华大地丰碑立体油画


  • 分享到微信: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84623009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丰路6号7栋2单元17层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2

    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艺网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