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传承不断档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 2017-07-14
  • 四川日报
  • 袁敏
  • 加入收藏
  • 分享:

从舞台的整体氛围把控,到台上学生每一个动作的纠正,7月11日下午,早已过了放学时间,在遂宁四中的训练室,遂宁市川剧团退休演员蒋士民带着一帮学生,积极备战今年10月的全省川剧展演活动。


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校园,遂宁通过一校一品工程、培育特色学校等工作的开展,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真正活了起来。


一校一品 传统文化融入校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伴随着孟郊的《游子吟》,30名身着古装的中学生手拿书简,抒发在外学子对母亲的思念。5月,一年一度的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在遂宁一中拉开了大幕。


遂宁一中是原遂宁孔庙所在地。从2012年开始,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成为遂宁一中每年5月校园里的一件大事。


除了中华经典诵读的琅琅书声,极具地方曲艺特色的遂宁清音也在校园里响起来。


在遂宁市盐市街小学,清音已成为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亮点。每周四下午最后两节课和星期六上午,是学校清音兴趣班固定练习时间。为保留遂宁清音的原汁原味,学校专门邀请遂宁市文化馆老师驻校指导。如今,清音兴趣班已有40人规模,孩子们已基本掌握遂宁清音的表演技巧。


音乐课堂教学融入川剧唱腔训练、美术课程传授泥彩塑技法、课外实践学习精湛的观音绣针法……围绕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已经充分融入遂宁的校园生活。


“在国学经典中感悟敬老孝亲,在清音演唱中体会方言文化的魅力,在川剧表演中感受传统戏剧的博大精深。”遂宁市教育局局长张永福说,近年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遂宁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也带来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全链传承 创建戏曲特色学校


遂宁市川剧团是目前全省继续保留的少数几个国有地方院团之一。充分借助川剧团的师资力量,遂宁积极将传统川剧表演艺术引入校园,并创建了从小学一直延续到高中阶段的系列戏曲特色学校。


走在遂宁市长乐街小学校园,随处可见川剧表演剧照和影像。川剧,已成为该校对外交流的一张闪亮名片。2002年12月,长乐街小学与遂宁市川剧团联手,开启学校与艺术团体联合办学的全新模式,遂宁市第一家少儿川剧业余艺术学校就此诞生。学校专门开设了川剧欣赏课、唱腔课、形体课,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2006年,四川职业艺术学院少儿川剧后备生基地也在长乐街小学挂牌。


从小学到初中,遂宁四中接过了川剧传承的接力棒。


每逢周三,在遂宁四中300平方米的川剧训练室里,便会响起悠扬的川剧唱腔。“授课老师全部是来自遂宁市川剧团的专职演员,每堂课不少于两小时,这已是学校多年来的惯例。”遂宁四中校长潘明英说。


大旗、大靠、水袖、翎子,还有变脸吐火,在川剧形体课上,学生换上戏服,跟着带队演员,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做得有板有眼。


为便于学生了解认识川剧,遂宁四中还与川剧团联合编写了《川剧知识读本》,目前已再版3次。每年的寒暑假,学校的戏曲冬(夏)令营活动,也成为校内外学生假期的好去处。


“目前,遂宁市已经创建了10所戏曲特色学校,传统川剧形成了从小学至初中到高中的全链条传承格局。”张永福介绍,在遂宁的教育设计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实践传承,已逐步实现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全覆盖。


编辑:杜畅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70714/8122.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甘孜县厚植文化根脉促进繁荣发展
  • 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 专题调研恢复国立剧专旧址
  • 游山玩水听音乐 黄龙溪国际乡村音乐节来了
  • 到遂宁看最美荷花 “第十届遂宁观音文化旅游节”开幕
  • 诵读国学经典 品悟书香郫都——郫县民俗博物馆子云
  • 开发全年旅游项目 拉长农旅产业链 乡村游淡季不清淡
  • 关键字遂宁传统文化川剧传承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Tel:028-69891838
  • 地址/Add: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99号3110
  • 邮箱/mail:3078407186@qq.com
  •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艺术品经营单位 编号:510106180001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网文[2016] 714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