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清音:乡音乡情才是清音

  • 2017-07-03
  • 四川文化
  • 加入收藏
  • 分享:

四川清音,民间又称"唱小曲"、"唱琵琶"、"唱月琴"等。2008年6月14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清音,民间又称"唱小曲"、"唱琵琶"、"唱月琴"等。2008年6月14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清音唱者多为一人,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演员左手击板,右手敲打竹鼓以掌握节奏。板是乐队的指挥,而竹鼓主要是用来伴奏音乐的。筷子“啪”一声敲在鼓上,乐队就起。而竹鼓的鼓点子则有很多打法,以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



清音虽是方言演唱,但很讲究字正腔圆,清丽宛转,顿挫抑扬,要有说话般的歌唱,又要有歌唱般的说话,近年来又开唱长篇曲目如《白莲女杰》,在唱演中嵌入表白,韵文、散文交错演唱。


四川清音音乐曲牌十分丰富,结构形式有单体、联曲体和板腔体。传统曲目有600多个,内容大部分是幽怨思怀之曲,也有不少是应景词曲或咏唱传奇、小说中的人物故事。


四川清音演员-曾恋


其中,在润腔方面运用“哈哈腔”和“舌尖弹音”是其突出的特点。著名清音演唱艺术家李月秋的"哈哈腔"造诣较深,她音色甜美,行腔轻柔婉转,早在40年代即有"成都周璇"誉称。


作为蜀地独有的音乐文化,清音的魅力在于唯美,“八大调”和数百种小调演绎出四川乡音乡情,对四川人有极强的亲和力,受到老百姓喜欢,几百年来一直流传,如代表曲目《放风筝》、《断桥》、《秋江》、《绣荷色》等。


四川清音演员-卢文庆


如今清音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不少大学生前来拜师学艺,但是传统曲目并不是他们的菜,他们喜欢的是有创新的清音。这些年清音在内容上根据现代生活进行创作,在形式上融入歌舞、通俗歌曲等元素使其更活泼,因此在年轻观众中反响很好。省曲艺研究院大胆地将邓丽君的唱腔融入清音,得到了很多年轻观众的认可。在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有一位年轻的四川清音演唱清音,她就是80后的卢文庆。由于喜欢清音,她川音毕业后就考到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学了一年多的清音后,她更加喜欢清音了。


尽管时代在变迁,人们的欣赏喜好在改变,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任然坚持了清音最传统的韵味和唱法。成都市民夏女士是一位资深清音迷,她以前喜欢听老一辈艺人的表演,感觉很高雅。而现在很多四川清音演出已经变了味了,所以听的少了,如今能听到像曲艺研究院演出的这么原汁原味的经典曲目真的是太难得了。夏女士表示只要四川曲艺研究院有演出,她就会坚持来,“他们每期的节目是不一样的,所以就算每次都去听也不会觉得重复。”


四川清音大家程永玲曾说:“清音要发展,要适应社会,改革是必然的。但不能把乡音乡情这条根取掉,否则就不再是清音,而只是歌了。”



编辑:四川艺术网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70703/7934.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金钱板:说唱故事人生
  • 四川竹琴:词话千年 曲艺人生
  • 四川盘子:不断发展革新的曲艺艺术
  • 四川扬琴:坐地传情 定情发声
  • 母亲琐忆(四)
  • 母亲琐忆
  • 关键字四川曲艺清音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Tel:028-69891838
  • 地址/Add: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99号3110
  • 邮箱/mail:3078407186@qq.com
  •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艺术品经营单位 编号:510106180001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网文[2016] 714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