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正值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之际,2017年度四川省文联业务主管的社会(民间)组织工作培训会议在成都召开。下午2时30分,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省文联副主席、省评协主席李明泉。以及来自省文联业务主管的各社会(民间)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省级各文艺家协会主要负责人、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省文联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1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主持。
会议现场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作辅导讲座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在会议现场作辅导讲座,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指导思想,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社会(民间)组织要如何在社会发展新形式下发展与创新: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抢占四川文化繁荣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二是立足文化创新,用新的文艺发展理念来引导新文艺组织的建设。
郑晓幸表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扩大,加之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文艺创作的方式及传播、消费的方式和包括相关理念日趋多样化,文艺队伍构成和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肯定了社会(民间)组织这一新文艺组织群体在文艺大繁荣中所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并强调社会发展到今天,仅凭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够满足老百姓对于幸福的追求,必须要借助文化建设来使我们的人民回归本真。文化将渗透到未来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就需要各个文艺团体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把握机遇。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省文联副主席、省评协主席李明泉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省文联副主席、省评协主席李明泉在会议现场阐述了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新文艺聚落、个体文化工作者的概念,界定和厘清了这些概念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他表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进程中,文化体制的改革不断的深入,文艺文化的双重属性得到了极度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商品属性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在改革的进程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很多文艺团体都率先走向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把文化艺术的市场属性和商品属性释放了出来。通过改革开放深入,也让我们文化体制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为文学艺术的生长找到了新的空间。原来的文学艺术发展,更多的是上级安排组织艺术的创作生产。而现在的艺术创作更多的是张扬、彰显、尊重文化艺术家的兴趣爱好。改革释放了文化情怀,才让有艺术追求的人萌发创作欲望和新的创作方式。
文联作为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延长手臂,扩大服务范围,关心关注新文艺群体。今后,各级文联的工作要面向广大的艺术家,面向文艺基层,让政府和党通过文联了解各个民间的艺术组织团体的利益诉求。四川的各个文艺团体要有抱团意识,让巴蜀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重量级的艺术展览中要发出“四川声音”。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