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县:搭建“文化驿站”丰富村民生活

  • 2017-05-24
  • 四川日报
  • 曹洋 黄大海
  • 加入收藏
  • 分享:

5月9日,高县庆岭乡桥坎村的图书管理员袁成平正有条不紊地将散放的图书进行归类放置,“这是我的日常工作,除了这个,每天我还要和搭档们一起跳坝坝舞。”而在一年前,别说跳坝坝舞了,袁成平连家门都不愿意出。


基层文化中心的建立改变了袁成平的生活。“袁成平家的二女儿被诊断患有先天性脑瘫,她觉得生活没有盼头,村两委希望能够通过集体文化活动改变她的精神状态。”桥坎村党支部书记秦培刚说,依托所在地基层文化中心,村两委积极组织袁成平跟着社区的老体协、文化馆进行广场舞的学习,时间一长,袁成平现在已经成为桥坎村坝坝舞的“领导者”。


在高县,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改变生活习惯的不止袁成平一人。


同一天,在与桥坎村一山之隔的来复镇通书村基层文化中心文化室里,种植大户李世雄正在和通书村党支部书记何勋进行交流,“何书记,我家种的桃今年要投产了,什么时候能够请农技专家来培训,教教怎么‘去果’。”


这个只有9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担起了教导村民“通书明理”的重任。据何勋介绍,近一年来,通书村至少每月都举办一次农民夜校,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感恩教育和政策宣传等形式,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和产业发展观念。


“每次专家讲课我都去听。以前家里种植果树我不怎么管,去听了几次才发现这里面大有学问。”村民何志均对记者说,除此以外,还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基层文化中心还配置了电子阅览室供大家上网查阅。借着村里的“技术潮”,何志均种了5亩多桃树。


“通过技术培训,很多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现在全村已经种植了650余亩桃树。”何勋说。


据高县教育体育和文化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高县利用相关专项资金修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11个贫困村基层文化中心。配套建设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简易戏台、宣传栏等,旨在搭建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为农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让农村群众精神生活丰富起来。2017年,高县将再建63个基层文化中心,实现28%村社区覆盖率,其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将通过全县统一规划,2019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编辑:杜畅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70524/7213.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让生活更诗意更有趣
  • 全域旅游引领纳溪经济转型
  • 端午节到新津看龙舟赛 感受龙舟狂欢盛宴
  • 省科技活动周在雅安启动
  • 郫都区书法家协会正式成立,龙宁当选为首届主席
  • 全域旅游 宜宾用美景留下八方客
  • 关键字宜宾高县文化惠民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Tel:028-69891838
  • 地址/Add: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99号3110
  • 邮箱/mail:3078407186@qq.com
  •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艺术品经营单位 编号:510106180001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网文[2016] 714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