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 把色彩“串”起来

    打造旅游经济带 助力脱贫攻坚
  • 2017-05-03
  • 四川日报
  • 冯超颖
  • 加入收藏
  • 分享:

“我家今年3月开始搞旅游接待,过上了新生活。”4月27日,阿坝州黑水县沙石多乡昌德村村民若玛坐在家中火炉边喝茶,往年这个时候,她要在野外挖虫草赚钱。


变化源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若玛所在的昌德村与附近的甲足村、羊茸村一道,与黑水著名景点奶子沟串联起来,发展旅游业。


依托奶子沟优美的自然景观,特别是秋季80里彩林观赏带,黑水县从2016年8月开始,整合3000多万元扶贫资金,分别采用“色彩+藏寨”“红色文化+藏寨”“康养+藏寨”模式,打造一条生态好、景观美、业态完整、有文化魅力的旅游经济带。“七彩甲足”“红色昌德”和“康养羊茸”改造项目今年3月基本完成,旅游从业者超过450人,间接就业1800人,牧民吃上“旅游饭”。


“我们村主打红色文化。”若玛介绍,村里还有一个主题广场。记者从黑水县委宣传部了解到,昌德村坐落在当年红军翻越的昌德雪山脚下。昌德村的扶贫工作定位是打造成为红色文化旅游村,同步打造十余户乡村旅游示范户和星级农家乐。若玛家定位为“红军食堂”,主要承担餐饮服务,“政府专门派人教我们炒菜,推出以野菜为主的‘红军餐’。”


在甲足村,身着藏服的罗尔基在家门口忙碌着,不时与正在做藏靴的何基聊几句。两人都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都住上了小楼房。“政府帮我把多出来的房间改成客房,接待游客。”罗尔基告诉记者,这些标间在旅游旺季每天80元一间,红叶观赏季节达到200多元一间。“去年旅游旺季开业,两周就收入6000元。”79岁的何基是当地少数会做手工藏靴的人,这些藏靴有的被游客买走,有的通过村里的集市,与藏香猪肉、树莓、凤尾鸡等土特产品一起,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羊茸村位于奶子沟的核心景观地带,是奶子沟住宿规模最大的藏式民居接待区,每户民居都精心打造,全村可同时容纳400人住宿。该村成立旅游服务公司,采用“支部+旅游公司+农户”模式,农户以房屋、资金等入股,经专业培训后参与接待服务。去年羊茸村村民人均纯收入12375元。


奶子沟的发展是黑水县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2016年,黑水县接待游客159.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48亿元。立足彩林、冰山资源优势,黑水做大旅游品牌,并建立农旅融合增收机制,通过成立旅游协会、组建专业合作社等,去年全县178户592名贫困群众通过农特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业等,实现人均增收2027元。


编辑:杜畅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70503/7020.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开江县举办庆“五四”大型励志朗读活动
  • 阿坝州举行民族民间非遗文化汇演 展示阿坝州非遗魅力
  • 中国文联演员赴龙泉驿区开展文化惠民演出
  • 看涪江龙舟竞渡 端午佳节射洪等你来
  • 巴中宝贝不少 现有一级文物55件
  • 甘孜县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 关键字黑水县乡村旅游旅游扶贫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Tel:028-69891838
  • 地址/Add: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99号3110
  • 邮箱/mail:scysw@zgscys.com
  •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艺术品经营单位 编号:510106180001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网文[2016] 7142-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