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尚艺•影响四川”名老美术家采访工程是四川艺术网、四川省美协共同发起,四川省艺术院全程支持,旨在走访看望一批在川70岁以上、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健在的名老美术家的公益采访活动。
往期内容:山水灵韵润我心 画家钱来忠访谈录(一)
周:四川山水资源极为丰富,既有江南之沃野、青山,亦有北国之苍山、峻嶺,更有川西高原之雄奇、神幻。用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张大千等大师的话说,四川山水的一丘一坡、一村一舍“都是画境”。总起来看,你的山水更多是源于写生。几十年中,您好学敏求,遍游了祖国的南北东西,写生盈尺,资料等身,是否可以说,这些都为你的山水画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钱来忠:是的,我生长于四川,立志为壮美的蜀山蜀水立传。无数山水画大家在四川将自己的画风臻于至善的历史经验说明,四川是可以造就优秀山水画家的绝好地方。我现在已是古稀之年,心境已经越来越淡泊和隐迹于自然,我选择山水画为主攻方向,利用自己一生的学养心得及山水资源,终会在写生游历之中有所收获。
《山高云影上》 2011年
我以为山水画家不仅只是如山水诗人那般去吟唱与放歌,而更要能动的去感知大自然造化的力量。
中国的山水诗和山水画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里的山水诗里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是社会动乱的苦果与人生苦难挤出的一杯苦汁。喝惯了,苦昧就淡化了,反而觉得有一股甜的回昧。杰出的山水诗之一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诗》,桃源是诗人于苦痛中追寻的世外幻境。苦痛在哪里’诗开篇说:“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封建统治者的骄奢、苛政是使百姓受苦的根源,亦是许多诗人难以明志报国的原因。那个以妙笔赞美江南山水的杜牧,虽然写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的丽句,但在歌唱“鸟去鸟来山色里”的同时,他又悲号“人歌人哭水声中”。古人的诗歌多数是哀婉的,山水诗也不例外。它的情感倾向虽有优美和伤感的二重性,更多的却是表现了诗人和历史之间无可奈何的距离,常有被历史抛弃的感伤与追悔莫及的惆怅。
《壮怀西游》
即或许多豪放诗人,他们旷达而风流,矜持而高尚,人格追求是美丽的,但也总是在诗里暗示着某中神秘的命定性及现实中那无可超越的窘境。然而,当后人读他们的山水诗的时候,从哀婉中还是能感知到他们那些“卓越的精神个体的深情召唤,感受到曾经有过的自由和超越,还能感受到历史自身的悲凉”。
山水画深受着山水诗的影响,特别是世外桃源,大抵是山水画追求的文本。更早的《击壤歌》所写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与桃花源里“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完全理想一致。这是一派“怡然有余乐”的清平景象。
《清江幽》 180cm×97cm 2011年
“清平世界”是山水画共同追求和描绘的现实中的“异乡”,而天人合一则是山水与人居的理想境界。所谓“林泉之志,烟霞之旅”,则全然将历史与现实中的政治和宗教并趋式微了。同时,人们习惯于彻底地将山水画转向了审美愉悦的范畴。很不一样的是,山水画家不像山水诗人那样痛苦和呻吟,而总是能动的去感知造化的力量。以荆浩、关同、李成、范宽等为代表的北派山水画家充分表现了黄河流域雄奇瑰巍,与天争高的雄山大水。而以宋、元诸家如董、巨、黄、王、倪、吴所表现的江南山水则秀丽婉约,丰绰多姿,一派祥和、静谧之境尽出其手。
《晴霞映群峰》
自宋、元以降,山水画蔚为大观,成了中国画的主流。因其垂天道,得灵气,攫风神,并人事,叟能融笔墨,赋丽彩,于重峦叠嶂,山溪江流,湖光烟色,茂林修竹,草舍书堂,寺庙宫观,高人雅士之间曲尽其妙。加上山水画的“三远”之法,“六法”“一画”之论,以及各种皴法和笔墨的创新。使山水画自成一个庞大而完美的创造系统,游刃阿余地表现了中国人代代相沿的梦想和憧憬。
山水画不仅为帝王官家所珍赏,亦受士农工商之钟爱。这便是山水画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代山水画比山水诗更发达的原因。(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