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院长沉默了10分钟 连道了5声感谢 | 特写

  • 2016-12-17
  • 四川艺术网
  • 麻亚东
  • 加入收藏
  • 分享:

12月17日下午三点,成都当代美术馆展厅门口,艺术“学院派”众人齐聚,黄院长于嘉宾席边上正襟危坐,棕色的围巾自然垂悬在深色大衣的胸口,一如既往的深沉、冷峻,只在谢和平校长的调侃下,不失风采地微微一笑。

12月17日下午三点,成都当代美术馆展厅门口,艺术“学院派”众人齐聚,黄院长于嘉宾席边上正襟危坐,棕色的围巾自然垂悬在深色大衣的胸口,一如既往的深沉、冷峻,只在谢和平校长的调侃下,不失风采地微微一笑。


待到高小华、马一平、李明泉等四川艺术界的老朋友相继发言后,在粉丝们的掌声和欢呼下,黄院长走上人群中央。台下坐的多是四川艺术界的名家大腕,更有无数慕名而来的观众拿着手机和相机“长枪短炮”的对着他。


他轻抚眼镜,环视众人,点头示意,随后两手自然合拢,身体直立,靠近话筒,发表感言:


“我们因为艺术相聚在这里。在这里我不得不提,艺术曾使我们幸福,它也是通向自由和快乐最重要的方式。因为有艺术,人们的理性和感性得到融合,从而变得更加完美……”


紧接着,又尽不似一个派系的领军人物,反而像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深情款款,连道5声感谢:


“感谢艺术家朋友们,感谢我的同事们,感谢我的家人亲人,感谢川大艺术学院的同学,感谢其他所有今天到现场的人。你们的到来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你们的关注是我前行最大的动力!”


展厅


黄院长的背后是一幅以他的画作为背景的巨大海报,镶在通向展厅的大门上。画面中一艘断裂了桅杆的船只漂浮于茫茫大海之上,像个饱经风霜的勇者,在悠悠浮世中徜徉。


▲以展览封面为背景的大门缓缓打开


三点半,开幕式仪式结束,他的绘画领域和内心世界和展厅大门一道向观众缓缓敞开。



踏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一小两幅牛津大学写生的作品画作,小幅为样稿,大幅画作则是从牛津回来之后的再创作。漫步展厅,乡村、城市的风景以及静物、人物等系列一一呈现。配合光影,画作显现出一种与之气质相似的静谧深沉。



展厅深处,二楼环形走廊下方的空间处,悬挂着十多张小幅作品,对角的两面墙壁 上,则是黄宗贤亲手写的手书,每一幅只寥寥几行字,却道尽了他关于艺术的领悟和人生的体验。


隐身画家


大多数人认识的黄宗贤,是一位艺术史学者和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并不了解他还是一位风格独特功力深厚的画家。多年的同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肜还记得,“大概是2000年前后,好像是在老川大华西新村,当黄老师把他的一幅画作从书房里拿到客厅的时候,我承认,我当时确实是异常吃惊。”


吃惊的不只是彭肜,很多黄院长身边的人都不知道这位“隐身画家”,只在偶然会看见他翻看画作,才猛然知晓。



但事实上,关于绘画,黄院长可算是科班出身。他早年在西南师范学院求学时曾攻读油画专业,并接受过系统的书法与国画的训练。多年来,他在繁冗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绘画创作中。他常为了寻找写生之地,奔波数百例,多年来积累了200余幅绘画作品。


藉着今日这首次个展,这位在学术与天地之间长时间秘密隐身的艺术家,终于现身登场。



个展


早在很久以前,便有同事和学生想为黄院长筹备一场个人展览。但他一直没有动心 ,总说等等再等等,期待更好的作品出现。几个月前,在同事和学生的再次“怂恿”下 ,他终于答应做一场展览。于是,一众人二话不说,开始着手操办。


但要为一位在学术界和评论界声名赫赫的达人做展,着实不简单。且不说要使得本身就对自己高要求的黄院长满意已是殊为不易,还要考虑如何能体现他在学术和艺术两栖的地位,并且兼具“学院人”的身份,让展览变得与众不同。


首先从展览的主题名“心象天放”四个字开始,由彭肜和支宇两人共同拟定。“ 心”是讲心绪,从过去到现在,代表时间流淌;“象”则寓意镜象,反映人类感官之外所能够抵达的艺术上的空间;“天”代表自然,是艺术家写生书写自然的体现;“放”则寓意艺术家心灵的放牧,可以像个游牧者,自由地在诸多领域中穿梭。


这一寓意也被运用到了画册中,四个主题分为四个部分,还有黄院长亲笔写的诗作亦收入其中。在展厅的布置上,根据展厅的空间、光线、位置等因素,不同系列和题材的作品分别置于相应的地方。如此,展览中画册和展厅两种媒介都得到了充分的考量和展示。



不只是一场展览


关于黄宗贤的绘画,评论家赵成清认为,“对于黄宗贤来说,绘画是心灵的放牧,艺术家在放牧中寻找精神家园,表达文人意象。”

吴永强教授则在黄宗贤的绘画背后梳理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脉,认为来自传统艺术修养的书写性影响着艺术家的绘画处理,赋予黄宗贤的油画创作一种东方美学的气质,又与西方表现主义精神发生共鸣。

支宇教授将黄宗贤的绘画称之为“具身绘画”,是一种将艺术感觉与绘画技术、生命性情与思想观念有机融合为一体的表达方式。“他的绘画捕捉内心世界稍纵即逝的感觉景观,与当代西方现象学没学思想和气质遥相呼应。”

他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对绘画的独立思考为艺术打开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让观众以及艺术界得以思考和探索。“心象天放”,于黄宗贤,于艺术界,都不只是一场展览而已。



心象天放——黄宗贤绘画作品展

策展人:彭肜

学术主持:支宇

特邀批评:吴永强、赵成清

主办机构: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成都当代美术馆

协办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深圳红源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2016年12月17日 15:00

展览时间:2016年12月17日——2017年1月8日

展览地点: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天府软件园C1西楼)


开馆时间:每周二至周日10:00—17:30

休馆时间:每周一(法定节假日顺延)



编辑:麻亚东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61217/5753.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人物丨最是“怜香”寄真情——初识画家余周建
  • 逝去的都在风中
  • 识得宝刚
  • 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读程峰的中国画艺术
  • 山水寄情怀
  • 丹青入幽梦 真诚绘人生——画家万利民艺术浅析
  • 关键字黄宗贤川大艺术学院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69891838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都南路576号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

    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