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尚艺•影响四川”名老美术家采访工程是四川艺术网、四川省美协共同发起,四川省艺术院全程支持,旨在走访看望一批在川70岁以上、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健在的名老美术家的公益采访活动。
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他把陈子庄的散淡、石鲁的激越、敦煌的厚重都融入自己的笔墨,熔炼出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表达一种诗意艺术。他的古代没骨人物画深沉、简洗、含蓄、讲求意境,彰显创作的灵性与机趣,唐人唐马已成他艺术符号之一。他的作品被收藏界热情追捧,自己却扼守艺道、坚守寂寞,不断创新探索。
“不炼金丹不参禅,不为高贾不为官;闲来写得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明代唐寅曾以此诗自嘲,他的生活也有诸多类似,他崇尚自然简单、悠闲散淡,每天读书、画画写字、逛公园、玩古董、游历名山大川……他常说:“画家应是半个出家人,不为形役,不为世扰,除了我那两平方米的案桌,除了每天面对素白的宣纸,我别无所求”。
他就是蜀中国画名家彭先诚。
1988年北京的个人画展与吴冠中先生合影
少城有稚童 痴画自成行
1941年的中华大地,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烽烟遍地。
早春的陇上,柳枝吐着新芽,迎着扑面烈烈刮过冷涩的杨柳风,响誉海内的一代画坛宗师张大千先生,携夫人杨宛君、儿子张心智和几个学生,带着大量生活物资及自制的大风堂专用宣纸,踏上西进的漫漫征途,不辞辛劳,前往一心向望的人类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壁画临摹。也就是通过这次壁画临摹学习,成就了大千先生艺术生涯中完美的升华。
就在大千先生忘我的临摹敦煌壁画的同时,几千里外的泉州,“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诗意情怀没能让一代宗师弘一大师走出病困,他自感病势已重,手书二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与诸友告别。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日),在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他书罢“悲欣交集”四字后,作别长亭古道、夕阳芳草,留下一地峰影笛韵和无数的传奇,驾鹤西去。
在这国破山河残的艰难日子里,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成都,皇城坝牛肉面浓郁的香气混合着少城公园鹤鸣茶社茉莉花的清馨,依然让人享有一份难得的静谧与悠闲。据此不远,步行三五分钟,可见一狭小的铺面上,挂着一个大大的、却有些破落的招牌——“全球洗染店”,斑驳模糊的门牌上依稀还可以辨认出“长顺上街9号”。时年35岁的店主彭俊卿今秋喜得一子,取名“先诚”,不过他当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个瘦瘦的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后来会穷其一生追随弘一、大千先生等大师的艺术足迹,成长为当代中国艺术界的一个璀璨的星辰。弘一、大千对彭先诚一生的艺术追求影响是巨大的,多年后,他还专门为此创作了几幅弘一大师与大千先生的画像,以表敬仰。艺术就是这样,总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禁锢,让有缘者风云际会。尽管在这非比寻常的一年里,这个三个代表不同生命阶段的艺术人都在涅槃重生,弘一大师是生命的涅槃,大千先生是艺术的涅槃,而只有彭先诚是新生,开启一个崭新的生命与艺术相融的绚烂旅程。
1988年黄永玉观彭先成习作
彭先诚幼时所住的“少城”,是遗老遗少、达官贵人聚居之地,又临近少城公园(现人民公园),说书的、唱戏的、捏糖人的,随处可见,热闹非凡……可谓当时成都的文化中心。丰富多彩的民间市井文化,就在他幼小的心里深植下艺术种子。多年以后,彭先诚在《我的绘画生涯》中写道:
“我父亲是开洗染店的,家里成天响着棕刷在衣服上有节奏的唰唰声,空起中弥漫着熨斗喷出的白色雾气......我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幼年丧母,体弱,生性孤僻,不好言语。说到跟绘画的缘分,既无家传,也无名师引导,更无机会上什么专科学校。细想起来主要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加上有一股对绘画疯狂的热爱和种种机遇,促成了我跟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彭先诚4岁开始发蒙上学,5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差点丧命,8岁上过几天私塾,9岁又才重新开始读小学。他的二舅喜欢画画,他常常跟在旁边,学着涂鸦,但对他儿时绘画影响最直接的还是“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当时,没有电视,电影也不普及,很多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连环画来体现的,图文兼顾,连环画的绘画元素无形中深深影响到他,他一边看还一边临摹。少城公园多民间艺人,他经常去看老艺人捏泥人,自己偷偷的跟着学,竟然也能捏得栩栩如生。还有评书、戏剧,尤其是川剧,他很喜欢川剧,川剧艺术对他后来绘画艺术的创新探索也给予了很大的启发。
春山早行图 81×52CM 2013
他常把听到的评书故事绘编在一张张纸条上,或者硬纸盒做成小电影,自娱自乐或拿到街坊的小伙伴中炫耀。喜欢绘画,但又没有老师指点,临摹别人成了他绘画最好的学习方法。十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天,他在邮电局门口看到一张招贴画,那是一张徐悲鸿先生的《群马图》,尽管那只是一张印刷品,但那酣畅淋漓的艺术震撼,像闪电一样击在彭先诚幼小心地,像磁石一样深深的吸引着他,每次路过画前,他都注视良久,在手心摹写默记,然后飞快地跑回家用毛笔草纸画下来。画完后,又跑到邮局门口去比对。后来他终于在一本旧杂志上找一幅徐悲鸿的《奔马》,如获至宝,钉在卧室的墙上时时临摹。这个画马的情结在他三十年后的唐代诗意系列作品中如《浴马图》系列、《相马图》系列、《游春图》系列等作品中大放异彩,各类题材、造型的唐马,活色生香,惊艳了艺术界。
1952年,读小学四年级的彭先诚随父搬到北门大桥附近居住,上学要途径的玉带桥、玉龙街一带是当时成都古旧书店、书摊、字画装裱店最集中的地方。
杜甫诗意 2013 97.5×33.8cm
裱画店里有许多名家的作品,前代的黄荃、八大、石涛,当代的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等作品,让少年的彭先诚眼前豁然开朗。他每天放学都流连在这里观摩学习。他质朴真诚、勤奋好学,使得店里许多老先生都喜欢他,偶尔还在书画鉴赏方面指点一下他,这为他多年后有能力做古玩收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当时的玉龙街还有两家有名的篆刻店,其中一家是齐白石的学生姚石倩先生所开。他被小彭娃娃的艺术热忱所感染,常拿出珍藏的白石老人的画作给他观摩,给他讲一些艺术创作上的技巧。他也在心里暗暗立志,一定要好好学画,将来也要像白石老人一样,让许多人喜欢他的画。于是,他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来画画,除了画马,他还买一些旧杂志来临摹里面的美术作品,并开始创作一些反映学生生活的漫画,然后向一些杂志社开始投稿。1954年,他的第一幅连环画作品登上了广东的《少先队员》杂志,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拿着那本杂志在全校的朝会表彰了他,这更加激起了他的绘画热情。
“我是自发的学习绘画,除了吃饭睡觉,最爱的就是画画,我称之为病态的画画,病态到上课一边听老师讲文化课一边还要画画,只要有机会,都在画画。”
这是彭先诚对少年绘画最深的记忆,他就是这样,以对绘画无限的热爱,投入最大的热情,自发的开始了自已一生最大的痴爱——绘画艺术的求索之路。(未完待续)
附:彭先诚艺术年历
1941年生于四川成都,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诗书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其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美国康乃尔大学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四川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等艺术机构,以及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收藏。
个展
1980 「四川中国画新人展—彭先诚」,四川省美术馆,成都
1987 「彭先诚水墨人物画展」,北京饭店艺术家画廊,北京
1990 「彭先诚水墨画展」,荣宝斋画廊,香港
1994 「思古幽情—彭先诚水墨画个展」,艺倡画廊,香港
2011 「诚者灵—个人画展」,北京画院美术馆,北京
2015 《墨骨灵韵——彭先诚》台北耿画廊举办,台湾
《两代水墨缘——彭先诚与彭薇》苏富比艺文空间展出,香港
联展
1984 「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88 「四川八人国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北京国际水墨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89 「第七届全国美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美术馆,北京
1992 「深圳国际水墨画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
1993 「现代中国十杰精品展」,云峰花苑,香港
1994 「双美并伫—彭先诚、丁雄泉联展」,新加坡国际艺术博览会,香港艺倡画廊,新加坡;
应美国「国际访问者计划」邀请访美,进行文化交流、美术考察
1995 「21世纪中国绘画•传统与创新」,巡回中国、香港、英国、德国、新加坡,香港艺术馆、香港市政局主办
1998 「深圳首届国际水墨双年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
「当代实力派画家联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1999 「世纪之门•中国艺术邀请展」,成都会展中心,成都
2000 「深圳第二届国际水墨双年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
2001 「百年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首届画院双年展」,西安美术馆,西安
「首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
2002 「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大展」,四川美术馆,成都
2003 「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大连美术馆,大连
「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4 「回望20年中国画提名展」,中国国家画院,北京
2009 「中国画当代精品展」,广东美术馆,广州
2010 「中国大写意画展」,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
2012 「南北对话—中国当代画家创作成就展」,北京
「长卷视界—中国画双年展」,浙江博物馆,浙江
「锦绣中华—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大展」,中华艺术宫,上海
2013 「梅花赋.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主题作品邀请展」,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中国文化部,山东
2014 「日新月异.中国画当代气象展」,中国国家画院,成都
「四川省诗书画院建院30周年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四川作品展」,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全国政协礼堂,北京
2015 「天府画派--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成都画院,成都
「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四川美术馆,成都
2016 「第九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画院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
获奖
1989 《西厢画意》「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
《长恨歌》「四川中国画大展」金龙奖
1990 《马球图》「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一等奖
2002 《凉山归牧图》「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大展」银奖
2003 《水墨人物—劳动者》「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铜奖
出版
1989 《彭先诚画集》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0 《彭先诚水墨画集》香港荣宝斋
1992 《现代人物画库》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4 《彭先诚﹒思古幽情》香港艺倡画廊
《彭先诚水墨人物画集》北京荣宝斋
1996 《中国逸品十家》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7 《当代中国实力派画家彭先诚古诗画意集》福建美术出版社
《当代速写精粹﹒彭先诚专集》荣宝斋(北京)出版社
《长恨歌》编入《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
2000 《中国水墨仕女画技法.彭先诚》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3 《彭先诚没骨人物画艺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2 《大器丛书﹒彭先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 《彭先诚水墨人物小品集》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9 《彭先诚速写集》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1 《诚者灵﹒人物、山水、花鸟集》北京出版社
2015 《诚者灵﹒第二卷人物、山水、花鸟集》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6 《四川省诗书画院-彭先诚书画作品选》四川美术出版社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