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丹青意纵横——大千门人江苹的故事(四)

  • 2016-12-02
  • 四川艺术网
  • 周云
  • 加入收藏
  • 分享:

崇德尚艺•影响四川”名老美术家采访工程是四川艺术网、四川省美协共同发起,四川省艺术院全程支持,旨在走访看望一批在川70岁以上、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健在的名老美术家的公益采访活动。

从十六岁到解放军艺术团到如今成为独树一帜的绘画大家,江苹先生的一生可谓笔墨随时代而变,这也充分体现了先生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绘画特点。多年来,他一边奔波于蓉城的大街小巷,热心地做着美术家们的组织联系工作,一边坚持笔耕不辍,从事国画创作,日复一日地跋涉在他的艺术创作探索之路上。他从未满足于现状,也不曾因系大千先生的弟子而心浮气躁,他秉承先师张大千之遗训,潜心学习,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摸索,体会,感悟,并从中循得了绘画的真谛。



晚年的江苹尤喜画蝉。他画的蝉,逼真透明,比古人画蝉更精道,被大家喜爱地冠以“江蝉子”之称谓。在他看来,蝉虽小,但却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在炎炎夏日,一只小小的蝉,轻轻巧巧,不疾不徐,用极具爆发力的蝉鸣叫醒夏日的困顿和倦怠,仿佛一首生命的乐章,与大自然一同和鸣。所以,由他笔下画出的蝉,灵动通透,笔细而不杂,繁而不乱,将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都融入一只小小的蝉中,足见先生细微的观察之力和深刻的博爱之心。当江苹在外地现场画蝉时,有人问江苹:“你为何把蝉画得那样逼真呢?”江苹说:“只有眼中有蝉,心中有蝉,才能手中有蝉”;“画蝉即画心,画蝉的高洁”;画蝉需要有洁身自好的崇高品德。在画幅上,江苹常借题虞世南诗名“居高声自远,响不藉秋风鞭策自己,作为一生追求价值的座右铭。




先生作品的雅俗共赏,不仅仅在于他体事状物的精准,技艺的高超,更重要的是,他其实是一位非常注重将画面结构与思想意境相结合的画家。先生曾说:“一幅画,构图也是根据意境来的,大画家不仅以笔法取胜,更以结构取胜。”我们欣赏他《蝉声唱到叶红时》,画面边角上静态的岩石和红叶,衬出一只瞬间飞舞的蝉和一只仿佛能听到专注地鸣唱的蝉,造型通透,抓住了蝉动态的生活习性,将蝉瞬间飞起来的情景和落在树上的由动态到静止的形态抓得十分精准。有露出的,有藏在叶后的,用静来突出动,用动来彰显静。叶子和树干的画法也形成一种与蝉的呼应,相比于其他装饰意味的作品,他的画常常与诗配合,这样就更儒雅,更具文人气,使人浮想联翩。作为大千门人,他不仅吸纳了大千先生绘画之风采,更吸纳了诸如宋人的端庄、明人的雅丽、甚至清人郎世宁的感觉也在他的画中有所见。他笔下的人物多隐士,体现了他悠然的文人情怀。花鸟画一脉正宗,对微小生命的细微刻画,表现了他施大爱于人间,化腐朽为神奇,对万物都赋予了生命、赋予了灵气。


先生笔下涉猎表现题材众多,他并不满足自己,力争技艺与时代同步。在方法上他一边研究古人一边探寻自我,他父亲曾师石涛、倪云林,因此皴法技巧也更为博大、粗犷。先生在山水画方面则善于用精准的线条去描绘,善用青绿,更微观,更精致,画小景大,从小幅画和扇面画中便能透视出先生博大的胸襟。先生的《出峡图》圆形扇面,画面下方三分之一处斜画一条几乎横跨画面的大船,而船上十四个点景人物动态鲜明,各处其位,山崖与左边和右边岩石形成品字形,水波将船与崖相联相呼应,形成船在激流中的稳定感,山石以青绿泼染,船和山脚则似浅绛色染之,线条刻画内敛有力,形成了造型上的饱满,而画中所留的“三堂白”以虚衬实,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小小画面,却令人似乎可游可居,得到极大的精神享受。


不仅如此,先生在花鸟绘画上造诣颇深,设色大胆、明丽,他说:“自然界的花鸟动物本来就十分美妙,画家要把它创造得更美,这是老天赋予的任务。”先生对色彩运用有丰富的经验,使用重彩时朱砂、朱标、石青石绿,金碧辉煌、华而不浮、艳而不俗,特别注意墨色的配合,颇具时代感。他的作品《年年有余》更贴近群众,更贴近生活,菜篮子装满了蔬菜和鸡鸭鱼肉,在他们那个时代的画家中,先生设计图中地板结构的方式可谓前无古人,二分之一地板为蓝色的瓷砖,既现实、又抽象,家禽蔬果以简洁的笔墨、画得生动鲜活,白菜南瓜每一个细节都很妙,有没骨、有晕染,有勾勒,画面整体和谐,绚烂之极又平淡又真,彰显了画家对现代生活敏锐的感受和艺术技巧的纯熟。我们知道,如果画家没有对生活的体察入微和旺盛生命力的感悟能力,是很难画出既打动自己又打动别人的作品,此幅作品,江先生如静物般画出,但先生在背景上所下的功夫,对物象精准的刻画,让一切景物充满活力,鲜活而自在,正是“终以究其神为归焉”。


近二十多年来,江苹先生画了不少描绘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增强,人人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画面,呈现出浓郁的时代感。如《好春》、《舞千秋》、《高原鹿群》等佳作。作品《神州处处卖花声》画面上见花不见人,以自行车的重墨衬托出花的五彩缤纷,石色水色墨色调和巧妙,入法度之中又出法度之外,从构思到构图都十分完美,他肯切的说“当今中国花鸟画必须反映时代而且完全能反映时代,否则将失去它的历史价值。”



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师罗智慧如此评价江苹先生画作:

纵观先生的画作,可用七个字来概括其全部的特点,那就是文、雅、工、秀、美、新、奇。色重而不俗艳,雅致而不寡淡,工整而不拘谨,秀丽而不循矩,新奇而不僭越,将绘画融入法度之中,以对传统的尊重来延续绘画之根本,恰恰是寻求创新、与时俱进最有利的突破口。


如今,尽管已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江苹先生仍然淡薄名利,崇尚学术,宁静谦逊,他曾说:“我与蝉一样,有一种执着精神,更与蝉一样,饮露自清心。”为艺术献身“何辞高柳寒”,他的作品,画清格高,生意盎然,犹然为一曲生命的礼赞。



江苹数十年如一日,不慕浮荣,不趋时好,矢志丹青,辛勤耕耘,以饱满的热情,为巴蜀画坛平添了一抹亮色。(未完待续)


编辑:四川艺术网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61202/5564.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 习近平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
  • 四川省人民政府在蓉召开全省文物工作会
  • 胸怀淡泊写大雅——山水画家耿继斌写真(完)
  • 胸怀淡泊写大雅——山水画家耿继斌写真(三)
  • 胸怀淡泊写大雅——山水画家耿继斌写真(二)
  • 关键字江苹大千门人崇德尚艺 名老美术家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Tel:028-69891838
  • 地址/Add: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99号3110
  • 邮箱/mail:scysw@zgscys.com
  •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 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