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丹青意纵横——大千门人江苹的故事(三)

  • 2016-12-02
  • 四川艺术网
  • 周云
  • 加入收藏
  • 分享:

“崇德尚艺•影响四川”名老美术家采访工程是四川艺术网、四川省美协共同发起,四川省艺术院全程支持,旨在走访看望一批在川70岁以上、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健在的名老美术家的公益采访活动。

1994年,江苹从国家艺术部门退休下来,江苹把退休当作自己艺术生涯新的起点。时年5月,江苹被省政府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同时担任美术工艺学会的主要负责人。在这期间,他不辞劳苦奔波数千里赴云南、甘肃、山西、贵州省和省内各地写生,创作了上百件作品,有的入选国内外展览,有的在报刊发表,与他人合作的《西部高原藏珍异》丈二长卷,由四川省博物馆收藏。并参加文艺家代表团慰问部队武警、公安活动,为抗洪救灾捐赠书画等。当年7月,江苹应四川省人民政府的邀请为邓小平同志90寿辰作画,他精心绘制的《松鹤遐龄图》作为四川人民献给小平同志的珍贵寿礼送至北京。1995年8月,江苹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徐悲鸿、张大千大师及弟子书画精品联展”,盛况空前,轰动一时。1996年秋,江苹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民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书画笔会,与老将军李德生、杨成武、陈锡联等同台挥毫。江苹关心祖国统一大业,为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特作《九九燕归来》、《走亲家》等参展。他还应邀到北戴河中央军委办公厅作八尺巨幅画作,为部队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作品《碧潭路金》,入选第十三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荣获优秀作品奖。近年来他的作品集先后由天津杨柳青、福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专集;《江苹工笔花鸟画作品选》、《江苹扇面绘画展》、《梅雀争春》、《春旺》等。

清心自饮露


江苹从少年时代习画始,就酷爱扇面书画艺术,临摹过宋、元、明、清名家的扇面作品,认真研究、收藏了近现代大家的扇面书画,并举办和参加了数十次扇面作品展,。晚年的江苹十分喜欢画蝉,因为蝉的不藉秋风,居高声远,正是江苹数十年艺术生涯所寻找的目标。江苹生平淡泊功名利禄,崇尚艺术,不善于自我“包装”,真诚坦荡,乐于助人。近年来江苹已画过上百幅秋蝉图,名噪中外。也许籍于此,2009年,川籍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因喜欢江平先生的画风,专门拜江苹为师学画。

江苹为人朴质平实,意态闲适,于画艺心无旁骛,潜心创作七十余载。他的作品多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和细微体察,笔下的蛛网、红叶、家禽、秋蝉幅幅充满生机,其画作清新雅逸、气韵真淳。


成都洗面桥街的四川雕塑艺术院内,有一处普通的民房,画家江苹先生的画室——嘉士阁就位于此。

闻琴鹤舞


江苹自小习画于张大千先生,在他的那个时代,古法尚未衰微,大千先生的精湛艺术对幼小学画的他有过深刻的影响。在嘉士阁对江苹访谈,先生忆起十三岁拜师后,大千先生命他临习过数种画稿和历代名家原作,一幅宋画《昭君出塞图》临摹了十多次仍不满意,因年幼腕力达不到,经过艰苦努力,费纸数张终于如愿。他先后还临摹过华秋岳、恽寿平、袁江、金农、张大千等大师的原作和明代花鸟画大师吕纪的《梅雪双雉图》等、从中博采其诸家之长。同时,由于天赋秉异,且肯于吃苦,年少时的他在父亲指教下还得到蜀中名家冯灌父、钟道泉等艺术前辈指点,这也为他今后的绘画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道骑游


江苹从艺70年,不求名,不求利,一直默默耕耘在他的嘉士阁画室里,沉浸在白纸彩墨之间,将一幅幅精彩的作品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中国的传统艺术。他常说一句话,“搞艺术创作,只有作品才能说话”,这或许正是他艺术生涯的最好写照。(未完待续)


编辑:四川艺术网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61202/5563.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 习近平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
  • 四川省人民政府在蓉召开全省文物工作会
  • 胸怀淡泊写大雅——山水画家耿继斌写真(完)
  • 胸怀淡泊写大雅——山水画家耿继斌写真(三)
  • 胸怀淡泊写大雅——山水画家耿继斌写真(二)
  • 关键字江苹大千门人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Tel:028-69891838
  • 地址/Add: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99号3110
  • 邮箱/mail:scysw@zgscys.com
  •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 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