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历史的足音——读张中信历史文化散文集《历史的星空》

  • 2016-06-03
  • 精神文明报时代先锋周刊
  • 王应槐
  • 加入收藏
  • 分享:

    张中信的历史文化散文《历史的星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推出,《历史的星空》立足于成都的近现代史,致力于与成都相关的历史文化人物的回眸与阐释,聆听到成都的历史足音。



张中信的历史文化散文《历史的星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推出,不仅是为国庆献礼,让我们热血沸腾地凝视灿烂的五星红旗,也给了我走进成都的契机,让我这一等待已久的愿景终于成为现实,亲切地聆听到成都的历史足音。

《历史的星空》立足于成都的近现代史,致力于与成都相关的历史文化人物的回眸与阐释。其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从纯粹文人的“精神花园”中“突围”出来,仰望历史星空,真诚地表达写作对象的精神世界和生命欢歌,把散文写作与追求国家的繁荣富强与人民幸福美满生活的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

作者不仅倾情展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朱德等伟人的风采,同时还描述了伟人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人性之美。如《张澜:“川北圣人”》:“在共和国领袖的群体中,国家副主席张澜是引人注目的一位。”作者在歌颂张澜为国为民的高贵品质时,着力书写其“清贫自守”的道德情操:“开国大典上,张澜仍如平日,穿着一身旧布长衫就上了天安门。”“他的布衣长衫,从古老的成都穿到繁华的上海,再一直穿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正因他志行高洁,所以他始终为人民所敬重。”“一袭长衫,一个瓜皮帽,定格了张澜的一生。”这一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不仅表达了对圣人张澜的深深敬意,让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张澜的“志行高洁”,对于当下商品经济大潮中,被冲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的中国传统的道德美,毋庸置疑,是一种充满现实意义的弘扬。从精神和情感上打动与感染着我们,给我们一种强烈的道德震撼。

《历史的星空》让我们亲切地见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人民英模杨闇公、高吟着“故国山河壮,群情尽望春。英雄夸统一,后笑是何人?”大义凛然走向刑场的“红岩”烈士罗世文、以成都黄瓦街住家为据点领导党的地下组织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的革命烈士刘愿庵等英雄风流,其政治品质,思想之美,高山仰止,千秋万世代代传颂!

《车耀先:红色老板》写的是声名赫赫的革命先烈,有“红色老板”美称的车耀先烈士。作者在记录其大智大勇的革命事迹时,着意刻画其温暖柔情的一面。那就是车耀先烈士与贫民女儿黄三姑娘真挚的爱情生活。这是车耀先写给黄三姑娘的诗:“女儿对门居,相见不相语;美目频盼兮,痴心愈皇矣;频频倩目迎,默默知心许;羞为厨下妻,愿作梦中侣;赖人长相思,寝室不能已。”戎马倥偬,烈火硝烟,有此儿女情长,爱的火焰,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在爱情与家庭生活中的蜜意忠贞,中华民族重视家庭人伦的道德美,令人肃然起敬。 

《历史的星空》除了记录和颂扬伟人风采与英雄风流,作者还真实地再现了郭沫若、巴金、李劼人、张大千等艺术大家的风范。

在《郭沫若:地球的女神》里,作者不仅满怀感情地记述了郭沫若的人生经历、革命精神、文学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还着重对郭沫若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行了评述和讴歌:

《女神》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得与同时代诗人有些不同。他不像郁达夫那样伤感,也不像闻一多那样带着忧郁,他是热情而狂放的。

在《炉中煤》里,他借助燃烧的煤,来比喻自己对祖国火一样的心肠, 反复咏唱“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这般模样”,感情十分真挚。诗中还说:“我想我的前身,原来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这就是说从祖国的新生中看到自我新生。这种把自我解放和祖国解放结合起来的愿望,使郭沫若的爱国主义思想迸发出了奇异光彩。

不带半点主观色彩,从历史的视角对郭沫若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当今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思想,可以说是一次正面的回击。不啻如此,对于我们当前的历史研究工作,如何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也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张中信在《历史的星空》中,坚持“文须出彩,史求真实”,以评述的方式,融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于一炉,观点新颖而尖锐,充满荡气回肠的审美魅力。其成功之处在于,作者以当代人的审美视角和审美观念重新照亮历史,审慎考察历史文化人物与他所处的时代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直言自己的审美思想。因此,作者不仅带领我们走进历史现场,让我们再次见到那些历史文化巨人灿然的精神风采,同时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这些传统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食粮,鼓舞和激励民族精神让我们披荆斩棘勇敢前行的正能量。

张中信的历史文化散文在风格的呈现上,或如天马行空、大气游鸿,或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其语言雅致而舒展,情理合一,涌动着一种潮一样的愤激和诗意,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和人文情怀,在抒情中融注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透露出人生的哲理。

张中信的历史文化散文,不只是一种新意的历史解读,不只是一种散文的强势写作,不只是一种对成都历史文化的贡献,它含有民族的意义,有着丰富而崇高的社会价值。这是一次非凡的历史文化的旅行,具有文化领域的开疆辟土的现实性和未来性。

李克强总理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张中信的历史文化散文的写作,正是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所作的努力。它所反映的实则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梦想。这就是我们从《历史的星空》中聆听到的成都的历史足音。

更为重要的是,张中信通过历史文化散文的写作,既表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又开阔了自己的写作视野,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和社会意识水准,让其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来看待散文及其文学创作,使其成为一名理性的自觉性写作的作家。进而,成为一名作家对社会历史问题发言的一种方式。这种发言方式,对我们当前的文学创作不无裨益。


编辑:四川艺术网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60603/3708.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怀念乡下的老父亲
  • 何晓玲诗歌欣赏
  • 四十而言 不忘初心
  • 这些作品,影响习近平数十年……
  • 习近平自述:我的文学情缘
  • 朱德元帅赋
  • 关键字张中信散文集历史的星空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Tel:028-69891838
  • 地址/Add: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99号3110
  • 邮箱/mail:scysw@zgscys.com
  •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 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艺术品经营单位 编号:5101061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