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台围绕达州历史、人文等文化资源的大型综艺歌舞《达州之恋》在成都金色歌剧院隆重上演。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是一场巴人故里的视觉盛宴,一首通达开放的缤纷史诗,一幅诚意创新的风情画卷,一曲乡音乡情的故土恋歌。这是一台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舞台艺术作品,除了依托近年来所创作的优秀作品外,还考虑了舞台的整体呈现效果。立足达州,以情感为主线,以歌舞为表达,将这台综艺歌舞定位为:对达州的礼赞、颂扬、热恋。
《达州之恋》由青年导演挑大梁
昨晚上演的《达州之恋》时长100分钟,共有130多名演员,将舞蹈、声乐、器乐、情景表演等精彩纷呈的节目呈现给成都观众。《达州之恋》将达州近年来创作的节目分为:自然之美、历史之美、风情之美三个部分,按照情绪、节奏、色彩的对比关系,以故乡情为线条,逐步推向高潮。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构成三个篇章,但又不是完全的篇章结构。第一章《乡愁》,乡愁不是愁,是达州人世代的传承,是达州人的留恋与顾盼,也是祖辈留给后代的精气神,更是今天的达州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第一章共有四个节目,《賨人汉韵》《湖光夏荷》《拴太阳》《巴人》。第二章《乡情》,民俗风情是达州独有的地域符号,也是达州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文化元素,更是达州个性鲜明的魅力所在。节目有《走进石桥》《一把青铜锁》《奔向太阳》《太阳出来喜洋洋》。第三章《乡恋》,节目有《春到乡村》《幸福生活蜜蜜甜》《秋漫巴山》《松迎冬雪》。最后,整台演出在以情景舞蹈加情景表演唱的节目《故乡达州》中结束。
据演出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整台节目是从现有的众多节目中遴选出来的,导演团队实力雄厚,总导演由四川省歌舞剧院优秀青年编导郝继伟担任,同时还有几位优秀青年编导组成导演团队。除了参加首届四川艺术节外,还将在达州剧院陆续上演。
徐棻讲“戏曲创新的认识与实践”
此外,作为首届四川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戏剧名家讲座暨2015四川省戏剧编剧培训班”在成都继续进行。当天讲座主题为“戏曲创新的认识与实践”,由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徐棻主讲。徐棻结合自身50多年的剧作经验,坦诚而幽默地向听众传达了对戏曲创新的看法。其“四独”“三追求”“一句话”的精辟观点,深深吸引着现场观众。
“我从事编剧工作55年,感觉艺术的本性要求创新,‘标新立异’‘喜新厌旧’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以前艺人打擂台,想要把对方比下去,不就比的是新花样吗?”讲座刚一开场,徐棻便直言戏曲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徐棻认为,戏曲由文学、艺术两部分构成,前者主要涉及剧本创作,后者主要涉及舞台表演。而在戏曲创新中,作为“一度创作”的剧本尤为重要,其中的核心环节则是塑造人物形象。“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有生动的形象,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写好人物就能表现好社会的横断面。”“创造形象,通过审美,诉诸感情,作用灵魂。这些年不少作品忽略了审美,变成空洞的说教、概念的人物、虚假的故事。这些是文艺的天敌。”徐棻说。
说到戏曲创新,思想内容的表达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徐棻认为,戏曲创新如果不在思想内容上下功夫,便如同在沙滩上建高楼大厦,很快就会垮下来。“我给自己定下的创作方针是‘四独’,即独立思考、独立构思、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她将自己所写的川剧概括成一句话:“我写的川剧,不会是老川剧;虽不是老川剧,但一定是川剧。”徐棻表示,自己在剧本创作上注重三个追求,“追求继承传统与发展传统的巧妙结合,追求古典美与现代美的有机结合,追求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弄巧成拙的反面教材当然不少。徐棻透露,近年来戏曲界根据“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排演出一些“曹操爱小乔”的荒诞戏码。“有次我听到有出戏里面曹操唱‘小乔,我哪一点不如你的周郎啊’,气得我赶紧换台。”徐棻认为,文学艺术家应该比观众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不能“没有是非对错之分”。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