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正式启幕已精彩纷呈 谁在为艺术“狂欢”?

  • 2015-11-20
  • 四川日报
  • 李思忆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微信:

《巴蜀风华》中的川剧变脸深受观众喜爱。 省文化厅供图


  搭好炉灶,和群众一起烹制香喷喷的文艺大餐——首届四川艺术节,主题虽是“文艺”,内容却要“能上能下”,既有接地气的“家常菜”,也不能少了精美高雅的“头盘”。让老百姓在“吃饱”的前提下,还要“吃好”。


  不仅创作出群众想看、爱看的好作品,还搭起一个让文艺“活”起来的平台——把文艺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也把老百姓吸引进音乐厅和剧场。


  演出邀你看
  艺术节是百姓节日


  首届四川艺术节还没正式“开张”,10月下旬,作为艺术节重要活动,小品(小戏)比赛就已开幕,演出现场直接开到了达州田间地头。进入11月初,省直及地方院团创作的30多场舞台剧目,陆续“登陆”省内各大剧场,在媒体上推出的抢票活动掀起阵阵热潮。今日正式开幕后,更多精彩活动值得期待。“四川文化成就展”和“第二届四川文华美术奖”两大展览将亮相,组委会还将请来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专门以“艺术鉴赏”为主题开设系列讲座……


  艺术如何服务百姓?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范远泰告诉记者,四川艺术节虽是省政府主办的全省范围专业性艺术节会,但其所包含的优秀舞台剧目展演、舞台美术展览等11个文化项目皆面向全社会公开举办,覆盖21个市州。“为让基层群众免费观看到我省优秀舞台剧目,将以政府采购的形式,推动川剧《还我河山》《尘埃落定》等剧(节)目在学校、工厂和企业巡演。”范远泰介绍,从11月2日开始,省内各大剧场就推出了20元至60元不等的低票价剧目,观众在看剧的同时,还可以拿起手机为喜欢的剧目投票,写下点评参加群众文艺评论大赛。“将艺术的盛会变成人民的节日”,这已成为我省近年来举办重大文化节会及比赛的基本思路。在9月闭幕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举办期间,以非遗博览园为中心,设在成都市的各分会场和很多社区、学校每天都有“好戏”上演。


  演出自愿看
  惠民卡带来“消费习惯”


  “把演出送到老百姓身边只是第一步,吸引老百姓自愿走进剧场和音乐厅,将看演出变成一种习惯才是我们的目的。”范远泰告诉记者,去年,四川交响乐团在全省率先推出“音乐之家”文化惠民卡服务。周末,成都市民凭卡可免费欣赏“音乐之家”的部分演出,还可以折扣价购买“音乐之家”商演门票。文化惠民卡在“音乐之家”的尝试只是我省文艺院团探索文化惠民新途径的一次“试水”。


  今年8月,由四川交响乐团发起,联合了包括四川省川剧院、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南充市歌舞剧院、内江市大千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省内文艺院团,在成都草拟了《音乐之家——文化惠民院团联盟章程》,标志着“文化惠民卡”演出单位将从四川交响乐团一家变为7家省内院团。今年以来,音乐之家已为老百姓推出了60场免费或低票价惠民演出,1万多名市民成为了音乐之家——文化惠民院团联盟文化惠民卡的会员。


  演出我来演
  文化院坝“孵出”民间文艺骨干


  在范远泰看来,“以文化人”不能只是被动接受,还要培养老百姓有自己的文化爱好和特长,将“台下看”变成“台上演”,让文化“活起来”。


  什邡市蓥华镇的文化院坝建立才一年多,但从这个院坝里传出的名为《请到美丽蓥华来》的歌曲已从蓥华镇传唱到了德阳。蓥华镇副镇长廖建华告诉记者,蓥华镇的文化院坝修好后,广场舞开始在镇里风靡起来,经过一年的“孵化”,群众依托文化院坝平台组建了8个乡村坝坝舞团,共200余人。

我们为您找到其它相关内容

  • 让非遗连接现代生活
  • 全国文联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举行
  • 在青春的赛道上绽放文艺的风采
  • 《中国美术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发布
  • 2022年全国文联理论研究工作会举行,四川省文联被
  •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召开 2022年业务工作通气会
  • 关键字四川艺术节


  • 分享到微信: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84623009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丰路6号7栋2单元17层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2

    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艺网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