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11月9日, 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绵阳市美术家协会、广元市美术家协会、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联合主办了“以梦为马——阿亮个人油画展”。此次展出了艺术家阿亮的油画作品111幅,作品的题材以向日葵系列和西藏系列为主,还有一部分宗教题材作品有风景写生作品和即兴随笔作品等。开幕式上,王蒙文学艺术馆馆长王安接受了捐赠,并为艺术家阿亮颁发了收藏证书。
这些作品中有的是阿亮游历西藏和东南亚各国有感而画;有的是阿亮最近几年在山野乡间的写生作品;还有的是阿亮在一个名为在“花间小路”的“世外桃源”作画。这个地方因此聚集了许多热爱艺术和生活的的人们:绘画、音乐、戏曲、旅游等等,他的上一个展览“良辰美景•醉花间”正是在这里举办;阿亮曾在广元朝天区曾家山亲手种了一片向日葵,从播种到收获;从翻土,除草再到收割,朝夕相处,只为亲身去感受那一颗颗种子从落土、发芽到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衰老枯萎,归于尘土的轮回过程,本次展览展出的主要作品向日葵系列就是在此期间创作完成的。正如开幕式上王安馆长所说,在东西方有许多艺术大家以向日葵为题进行创作,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中国画家许江等,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所熟知,不必多讲。然而,阿亮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着向日葵所代表的那种生命轮回。
从某种意义上讲,阿亮是一个民间的流浪艺术家,一个居无定所的西北汉子,他的所谓油画技法是有别于学院派的野路子,更称不上高超的技法。他的油画创作是他的生活,他艺术化的生活态度让人羡慕。我们无法界定他是一位画家、生活家还是耍家,但是我能看到他数量惊人的画作,有油画、有水墨、有水彩……,画面如此奔放、自由、洒脱,充满野性,观众喜欢他的画,喜欢他的歌,也喜欢他的人。在展览的开幕式上,阿亮应大家的要求唱了一曲赵牧阳的《黄河谣》,把开幕式气氛推向了高潮,现场观众为之感动和欢呼,熟悉阿亮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喝一碗烈酒,这歌声会更带劲儿。
阿亮的名字让人听到亲切,让我不禁想到“阿郎”,但是阿亮有阿亮自己的故事,而且他的故事每天都在传奇的上演。王蒙文学艺术馆副馆长魏福平先生曾说:“看待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不应该与艺术家的生活分开。”所以,当媒体记者采访阿亮的时候,我在一旁侧耳倾听,阿亮本名王亮(这是一个80年代遍地都是的名字),1982年出生在西北地区甘肃省的西北部张掖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0岁开始跟着老师学习绘画,14岁便开始接触油画了,经常骑上家里破旧的大梁自行车去张掖郊外拍照、写生,可能在这个时候,他的心变野了。16岁时,阿亮在张掖举办了人生中首次个人画展,19岁又举办了个人油画展。阿亮记得很清楚,2002年8月,他带上100元钱,骑上自行车,历时一个多月到达西藏拉萨,这时他19岁。每到一个村子阿亮就支开画架,藏民们像看待“新物种”一样好奇的上来围观。阿亮为他们画肖像,热情的藏民为他做饭吃,还邀请到家里去住。这样过了3个月左右,认识了在此一家报社工作的四川姑娘黑木,两个艺术青年如何走到一起细节我们不得而知,想必也是充满热情与激情的。2008年4月,阿亮和黑木来的到黑木的家乡四川广元,“5•12”地震发生后,两人没有离开四川,而是前往灾区做了志愿者。不知道当时阿亮和黑木是年轻人的荷尔蒙上升还是意趣相投,总之现在来看,他们在一起是再合适不过了,祝福他们。
阿亮的画面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又如此的新鲜,他画面中所呈现的艺术语言是多样的,是生活感受的不同表达。阿亮的有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憧憬与向往,西藏系列中,流动的线条、浑厚的笔触、夸张的造型以及主观的色彩展现了阿亮所向往的神秘西藏、美丽西藏;有些是他对生命存在的感知与表现,向日葵系列中笔触自由奔放,色彩艳而不俗,画面充满生命张力和野性的质感,是在向生命致敬、向梵高致敬;有些是对纯油画语言的表达甚至突破,冲破物象原有的形体与色彩,许多作品中都穿插着这种对青春激情的释放。
王蒙文学艺术馆开馆以来在绵阳市文联、美协的支持下成功举办了许多高规格的艺术展览:“青春万岁——中国美术馆馆藏经典作品展”、“国家博物馆捐赠作品——中国书法家写王蒙文句展”、“两省三市政协书画展”、“高校教师美术作品交流展”等等,参展艺术家均为国家一流的艺术家,其中不乏黄胄、靳尚谊、杨飞云、黄苗子等艺术大家,也有四川本土卓有成就的艺术家。“高大上”的展览是一个美术馆办馆实力的重要体现,这毋庸质疑,但是从资金、场地、人员配给、受众面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的高校美术馆来说,想要突破这些发展瓶颈,要有所思考。思考如何举办合民心、接地气、触摸时代脉搏、灵活有效的艺术展览是王蒙文学艺术馆一直以来努力突破的难题。阿亮个人油画引起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让作为主办方的王蒙文学艺术馆也没有想到,在最初的策划与接触中,同样身为油画家的王蒙文学艺术馆副馆长魏福平感觉到这种有别于学院派的“野路子”可能会对当下的艺术环境有一些冲击,打破人们的审美疲劳,没想到这个展览却让美术馆人从中产生了思考,并找到了新的策展方向。王蒙文学艺术馆有着自己的学术立场和办馆理念,具备收藏、展览、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面向教学等较为全面的服务功能,然而面向社会的公共教育是王蒙文学艺术馆为本地市民提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能和研究课题,举办阿亮的个人油画展体现了王蒙文学艺术馆包容的学术态度和灵活的策展方向,也是让社会艺术资源融入教学、服务社会的实践与探索。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以梦为马”,艺术的梦想是阿亮人生路上前进的动力。梦想二字,说说简单,想必成年人谈起梦想的时候很多都会笑着摇摇头,但是拥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在纷繁复杂的艺术大潮中,很多艺术家可能忘记了自己的艺术梦想和坚守,一味迎合。我想,艺术更应该是真性情的,所以要深入生活去体验,更是要持之以恒的,所以要付出艰辛。从展览和与阿亮的接触中,我发现绘画是阿亮梦想的冰山一角,绘画或许只是阿亮手中的马鞭,策马奔腾,以梦为马,梦想还在远方。
“大地,空气,和水,自由,艺术,与爱。”(阿亮语)
阿亮,一直在路上……
作者:王 鹏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王蒙文学艺术馆研究实习员,四川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