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文艺批评大家

  • 2015-08-24
  • 中国艺术报
  • 樊发稼
  • 加入收藏
  • 分享:

都说创作和批评有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其理昭昭,诚然信然。明鉴古今中外文艺史,总是一些天才艺术家和杰出批评家共同缔造文艺盛世。

  文艺品质的提升,需要批评家。


  文艺品质的极大提升,文艺事业的大发展,需要真正权威的文艺批评大家。


  我们拥有太多平庸的、不负责任的甚至品格低下的“批评家” 。这是文学艺术的伤痛和悲哀。


  本真意义上的批评家,必须目光如炬,火眼金睛,绝不为权势左右,具有为真理、为最高美学原则而不畏抗争的非凡勇气;他们是捍卫文艺基本准则和艺术规律的不屈斗士。他们总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他们高举的旗帜上,一面写着“科学·公正” ,另一面大书“发现·探索” 。他们只对艺术本质负责,不计个人荣辱,决不趋时应景,绝不唯上、唯书、唯权、唯外,摒弃所有利欲私益,蔑视一切趋炎附势。他们是终生不懈汲取、勤奋的、腹有诗书、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他们有光明磊落的职业操守,坚信“艺无止境”“金无足赤”的极其简约却是至真的道理;决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坚持任何时候——即使利刃架在脖子上——说真话,不讲半句违心之言。他们尊重、敬畏先贤前辈,又敢于挑战“权威” ——面对任何“大”人、“巨”制,毫无顾忌地按自己的艺术良知、本着对文学艺术法则的尊崇,说出自己的看法,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实事求是,毫不含糊,旗帜鲜明。他们是文艺王国里大写的公民。


  应当提倡文艺批评的批评,即对批评的评论和商榷乃至辩白。我们现有太多的过誉溢美的、谄媚的、甜腻腻的批评,这种批评有时很不着边际、很荒唐;也有的批评文章则写得佶屈聱牙,充满莫名其妙、貌似深奥、谁也不懂的“时髦”舶来术语和名词,以显示文章作者自己的博识和学问。倘有心人不避艰难狠下工夫,剥去其层层包裹的晦涩诡异的词语外衣,其实讲的只是浅显简单得不能再浅显简单的概念或道理。还有的批评文章干脆写成似是而非、无法索解、令人如坠五里雾中的“天书” 。——肆意破坏我母语语言的纯洁,文风之恶劣,是可忍孰不可忍!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的奇文却能常常受到某些编辑的青睐,居然能够轻而易举、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们宝贵的报刊版面!


  批评家的文章同样应当强调质量第一,宁可少些、但要好些。可是现在有些批评家的产量实在太过“丰富”了,环顾众多文艺报刊,以及绵延不绝如缕的各种文艺研讨和文艺评奖会议,总见这些“家”们在那里振振有词、口若悬河、反复亮相。至于请问这些批评家到底有多少独到的、发人深省的、令人醍醐灌顶的慧眼发见乃至能够给人以深长启迪、为人津津乐道的新见或令人眼睛一亮的独特论断,那就对不起了,实在讲不出来。真诚建议这些批评家不妨“深居简出”少参加一些应酬活动,多给自己留点读书、看戏、观影、思考、潜心修炼、认真做学问的时间,珍惜自己的批评家桂冠和身份,在写作上也来个“计划生育” ,少生产一些意思不大乃至毫无意义的“批评泡沫” 。


  都说创作和批评有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其理昭昭,诚然信然。明鉴古今中外文艺史,总是一些天才艺术家和杰出批评家共同缔造文艺盛世。


  极具艺术个性的大批评家,和大艺术家一样,都离不开思想真正解放,自由创造、发现、探索不受任何拘囿的清明时代。从理论上讲,我们已然充分具备了这样优越的社会条件,可为什么至今出不了世所公认的、雄踞时代高端、为全民族引为骄傲的文学艺术大师?


  呼唤文艺批评大家!


编辑:胡城立 原文地址:http://www.zgscys.com/news/20150824/721.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
  • 笔渲千色有锋芒——记张大千门人江苹老先生
  • 【“全国美展沉思录”系列 】“不入蜀也知画意浓”
  • 锐评 | 青山绿水梦桃源——叶瑞琨《梦回桃花源》系
  • [艺评] 叶莹: “民主胜利”还是“娱乐至死”
  • 王富强散文:《父亲》
  • 关键字文艺 批评


  • 分享:
  • 联系方式

  • 电话:028-69891838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都南路576号
  • 邮箱:3078407186@qq.com
  •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

    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加关注四川艺术网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