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安曾有一所书院,其创办人、教员、学生不乏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这就是紫金精舍,也称紫荇书院,是广安中学的前身。作为广安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书院,紫金精舍不仅是广安新学发源地,也是广安教育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
1899年,广安人蒲殿俊、顾鳌在广安州城北玉皇观建紫金精舍,并推胡骏为舍长,而蒲殿俊和胡骏都是后来保路运动的领导人。和传统书院不同,紫金精舍除讲授经史词章,还兼习时务、博物等,宣讲“西学新书”,竭力改革旧书院陋规及八股制艺。1904年,蒲殿俊坚持合并了比紫金精舍创办更早的渠江、甘棠、培文三书院,成立广安州官立高等小学堂,广安学校之兴也由此而来。而在此前后,蒲殿俊等推广新学的努力,还曾引发“移神兴学”和“迎神毁学”的斗争,也成为四川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紫金精舍建立之初曾聘过一位著名教员——张澜。1899年,28岁的张澜受聘来到广安,执教于紫金精舍。在这里,他结识了四川维新派代表人物罗纶和蒲殿俊,并很快成为维新思想的拥戴者。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同年蒲殿俊、罗纶、邓孝可、张澜等领导发起保路运动,并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另外,辛亥革命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秦炳也曾在紫金精舍就读。在紫金精舍就读期间,他就表现出革命思想,曾因州盐务局巡防勒索民财,义愤填膺砸碎盐务局玻窗。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7 zgscys.com 蜀ICP:备13020192号 版权所有 四川艺术网优源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