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宁县蜀南竹海风景区内,有一棵古老的荔枝树,当地民间传为寇准所栽,但这其实是误传。
据史载,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历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两度入相。曾贬谪青州、陕州,病逝于雷州。寇准一生没有到过蜀南,当然也就不可能在此种下荔枝树。
那么这棵荔枝树是谁种下的呢?其实乃是与寇准同姓的寇瑊。
《宋史·寇瑊传》载“寇瑊,字次公,汝州临汝人。擢进士,授蓬州军事推官……命为梓州路转运使。”正是在梓州路转运使任上,寇瑊与蜀南江安、长宁、兴文等有了一段交集。
宋朝边地冲突与对抗严重,为了减轻压力,对西南方向的冲突采取的是“和断”政策,也即征剿和安抚并列。朝廷选拔西南方向氏族杂居地的地方官,多选具有人格魅力和精明强干的人,寇瑊称得上这方面的佼佼者,挥师平叛,不专以武战胜人之兵,而与八姓乌蛮首领歃血为盟,“使断贼径”。宽容与妥协赢得了蜀南人民的崇敬和爱戴。由此,在蜀南民间将寇瑊战败斗望(晏州彝首)的地方,也即在这棵古老荔枝树旁,将荔枝树误传为寇准栽,口耳相传至今也就有充足的理由了。
只是民间为何要把寇瑊混淆为寇准呢?首先是与二人名声相关联,寇准乃宋之名相,寇瑊呢,其政绩主要在地方大员任上,名望隆者取名望弱者而代之;其次是古人受儒家文化浸淫,素来崇拜能臣廉臣,寇准乃名相能臣廉臣,寇瑊自不敢与之相比;再次则是地方文化的传播渠道在民间主要是口耳相传,把寇瑊误传为寇准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