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明清时代,因为战乱,富顺文庙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清道光年间,富顺人重建文庙之声日盛,于是知县邀请知名士绅商议募款重修。
肖三三当时号称川南首富,富顺民谣称:“肖三三的谷子,福源灏的罐子,葫芦包的顶子”。那日,肖三三来到县衙,知县把集资重修文庙的议案讲完,坐在首位的朱九大人率先提笔在募捐簿上写捐银2000两,轮到肖三三时,他不拿笔,叫拿算盘来,一算前面七人共捐银8000多两。肖三三把算盘一推说,这点银子怎能重修文庙。最后决定肖三三独自出资修文庙。
肖三三一边派人到马边、雷波山里买木料,一边派人去山东曲阜索要文庙的建筑图样。巧的是,当时曲阜县令张震也是富顺人,因此把曲阜孔庙的规模、布局图等全部交给肖三三。肖三三还派人去景德镇订烧琉璃瓦、飞檐翘角的鸟兽、人物、龙凤等雕饰,其中还烧了一个赤身裸体的童子瓷娃,安放在大成殿屋脊宝顶的正中。
传说这瓷娃是肖三三特意定制的,他希望子孙中有人能文章魁首,光宗耀祖。果然,他的大儿子后来中了进士。
在具体施工中,肖三三也是别出心裁。开工第一项工程就是修茅房,很多人不解。肖三三说,几百人要吃喝拉撒,遍地粪便成何体统,况且粪便还可卖了买盐巴。
要完工时,肖三三又派人收购烂扫把,用来粉刷壁头。因为如果派人上山挖茅草根,工价不知要比烂扫把贵多少倍,就是如此精打细算,从开工到建成,历时四年,耗银约三万六千两。
重建的富顺文庙,经历100多年风雨,甚至遭受过日本飞机轰炸,至今基础毫无偏移,所有木料接头吻合无缝。经考证,富顺文庙已成为我国规模大、保存完整的文庙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